一個公司要進行技術積累和儲備,通常就只有三個方法。第一種就是依靠自己培養,但培養技術人才,那不是能短時間就能一蹴而就的。
而是需要花上相當長的時間和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一般的大公司基本都是選擇這么做的。相對而其他兩種方法,這個方法的成本是最低的。而且自己培養的技術人才,對公司的忠誠度而言也是最為可靠的。
第二種方法就是高薪去挖別的公司的技術大拿,凡客公司之前挖角徐宥箴和姚曉光就屬于這類的。既然是高薪去挖,那這種方法的成本自然是相對較高的。而且有時候光付出高薪還不夠,甚至還需要搭上一些股權才行。
這樣的成本自然也不是一般的小公司能承受的起的,而且要是公司的規模實在太小,沒什么前途可言。技術大拿們也自然看不上這樣的公司,那即使付出再高的代價,也是挖不到人的。
第三種方法便是直接收購一個相關的小公司或者團隊了。這個可不就是挖一個或者幾個人那么簡單了,而是直接一鍋全部端了,整體全部打包帶走。
這種方法相對于前兩種,雖然付出的代價最高,但也有其無可比擬的優勢。
其中最大的優勢就是大大節約了時間,挖一個或者幾個大拿過來,大拿也不是神,什么都可以自己搞定。來到新公司面對新團隊之后,肯定要適應一段時間,進行磨合之后,才能很好的進入狀態。
而直接收購一個團隊,對于這個團隊來說,只不過是改換了一下門庭,自己的內部是沒有變的。所以自然不存在什么新公司的磨合期,平時怎么干的,現在依然怎么干,而且來新公司后往往待遇還提升了呢。
而對于收購方來說,雖然花了不菲的代價,但卻能瞬間填補一塊市場的空白,而不用自己去從頭做起。這也是真正有錢人的玩法,后世的馬鈞爸爸自從當了首富后就是這么玩的。
什么阿里影業,阿里音樂,什么kfc,視頻網站,大型超市,那統統都是買買買,完全不差錢。瞬間讓阿里在各行各業都完成了布局,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阿里集團。
面對這三種方法,應俊文輕而易舉的便有了決定。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當然是選擇全部都要了!
進行技術人員的儲備,雖然之前凡客公司在宋永春的管理下,也多少有在做,但卻不怎么受到重視。
現在應俊文自然是準備加大這方面的投入了,不就是每個月多發一點工資嘛?小錢吶……
自己進行人才儲備,雖然見效最慢,但確是最靠譜的,同時也代表著一個公司的底蘊。
在前世,騰訊被罵了那么多年的山寨和抄襲,但為什么每次山寨和抄襲的東西都會比原版的要更受歡迎?
雖然其中相當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qq的龐大用戶數量,但其中不可忽視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騰訊的技術儲備在華夏都是數一數二的,其他公司根本沒法比。小馬哥本身就是程序員出身,對于技術上的事自然是更為上心的。
舉個例子,同樣山寨市面上的一款游戲,別的公司可能需要半年才行,而騰訊公司,往往卻只要3個月甚至更少。而且山寨的同時,還能進行一定幅度的優化和改進。
產品要做的比原版稍微好一點,再加上用戶也要比原版多一些,那可不就是分分鐘就干倒了原版嗎?
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后世的騰訊雖然靠山寨賺的盆滿缽滿。但同時也因此干倒了無數華夏的小公司,一定程度扼殺了華夏的創新。騰訊的名聲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被嘲諷為山寨大廠,成了業內無數業內人士唾罵的對象。
而高薪去挖技術大拿,這個不是自己想,立馬就能挖到的,也需要合適的時機。現在的凡客公司雖然成立不到一年,但體量已經不小了,好歹一年的營收也有二三十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