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殺青宴就完全不同了,一方面是代表著這次的工作總算是完成了,算是解放了,可以徹底放開吃喝,而不用再有什么顧慮。
另一方面經過幾個月時間的相處,劇組的人也自然都互相熟識起來,基本也算是個朋友了。而殺青宴其實就是離別宴,代表著劇組的大多數又將從此天各一方。離別又往往都是傷感的,特別容易喝醉和徹底放飛自我。
所以晚上的殺青宴氣氛自然和幾個月前的開機宴截然不同,大家都是熱情高漲,動不動就直接吹瓶。有一小半人的人飯才吃了一半就直接躺地上醉的不省人事了。
而應俊文做為老板來到殺青宴,自然也毫不意外的成為了眾人的攻擊目標。也幸好寧昊和黃波果然都是高情商的人,非常有眼色的幫應俊文擋下了很多的酒。但即使是這樣,殺青宴還沒到尾聲,三人都全部喝得暈頭轉向,有些受不了了。
而這時候,徐光頭也展現了自己的高情商。做為劇組最大牌的明星,在十分適時的機會,向大家道了個歉。先自罰了幾杯酒,然后說自己和應俊文這個老板還有導演寧昊,還有關于電影的不少事情要談,所以只能提前先告辭離開了。
應俊文聽了徐光頭這話,心中頓時對徐光頭點一萬個贊,于是立馬附和道:“是的,是這樣的,所以實在是抱歉了,不能繼續留下來陪大家一起不醉不歸了。但大家也放心,今天晚上盡管放開了喝,喝得不夠的,一會可以繼續去ktv邊嚎幾嗓子邊喝。總之今天晚上一定要玩得盡興……”
寧昊這時也反映過來了,也連忙也一邊附和起來,并在連連道歉之后,拉著應俊文和徐光頭就離開了宴席。
應俊文則在走的時候順便對黃波眼神示意了幾下。而黃波心領神會的在隨后就找了個借口也告辭離開了,黃波在這個劇組還是個不怎么知名的小角色,他這樣的人離開了,眾人自然是不會在意什么的。
這邊的宴席在繼續,而這已經和應俊文沒有關系了,應俊文來此的目的也并不是他們。現在徐光頭這么識趣的賣好給自己,應俊文自然也不能放過這次的機會。
前世的寧昊,徐光頭,黃波自從《瘋狂的石頭》結緣后,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鐵三角。徐光頭和黃波就兩人基本成了寧昊的御用演員。除了后來因為《無人區》無法上映,而要賺回損失的圈錢之做《黃金大劫案》。
后續其他寧昊拍攝的四部電影,全部都是由這兩位主演的。這還是因為寧昊后來總體產量不高的緣故,而黃波和徐光頭的兩人還撇下產量太低的寧昊,直接在《泰囧》中再度合作過。
后來《泰囧》這顆票房炸彈實在太過瘋狂,導致徐光頭徹底翻身,身家暴漲。所以除了寧昊,再也沒有人可以讓這兩位喜劇大咖再度合作了。實在是這兩位主演片酬太高,投資不起啊,這對前世的觀眾們來說,未嘗不是一種遺憾。
前面已經說過,應俊文的凡客影視公司,現在基本上屬于皮包公司,基本就是一個空殼子。所以雖然能簽下黃波,但絕對不可能簽下徐光頭的,畢竟對方的京圈身份和地位擺在那里。
但應俊文這時卻想到了一個折中的好辦法。雖然簽不下徐光頭經濟約,但可以趁現在徐光頭沒起家的時候,簽部頭約啊。
部頭約最早源于tvb,也就是所謂的香江無線電視臺。一開始所有的tvb演員都是正常的全經紀人合約,但這種合約tvb的抽成很高,藝人的自由度也非常低,什么都要聽公司的。
所以當一個演員成名后,自然不愿意再續簽這樣的合約。但tvb自然也不可能全部放棄這些自家培養起來的當紅明星,所以后來就有了部頭約。也就是藝人只要在合約規定內給tvb拍幾部戲,不再限制藝員個人的其他活動或者給其他公司拍戲。
發展到后來,部頭約在電影圈也廣泛流行起來。電影公司看好一個演員,卻因為各種原因無法簽下這位演員的經濟約,但又怕找其拍了自己的電影大火之后,后續再次合作片酬會暴漲到無法接受。
要是一般的電影也就算了,大不了就換個演員,在演藝圈,最不缺的就是各種這樣的演員了。但要是續集電影那就頭大了,在續集電影中更換主演那絕對是風險巨大的行為。
而在前世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漫威超級英雄電影了。由于最初的漫威是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根本也沒有想過續集的問題。所以和小羅伯特·唐尼只簽了一部戲約,雖然那時候的小羅伯特一文不值,主演《鋼鐵俠》也就幾十萬美元的片酬。
但到了《復仇者聯盟》階段,小羅伯特一部電影的片酬基本都是四五千萬美元,而到了《復仇者聯盟》的第三四部,甚至一部電影要拿走近億美元的片酬。
這也是為什么《復仇者聯盟》全球票房大賣,人氣可以說達到最頂峰了。漫威卻要重新開啟新的篇章,大幅更換了初代的復仇者超級英雄。說到底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無法承擔起那么多主演的天價片酬。
而一般的演員也非常樂意和電影公司簽部頭約。一方面在于,誰也無法預料自己的下一部電影會不會仆街,要是真的仆街了,到時候沒人找自己拍戲怎么辦?簽了部頭約這個就不是問題了,即使票房再爛,也不怕一下子就接不到戲演了。
而且部頭約相對自由,沒有對簽約的藝人有其他的限制,也不耽誤藝人出演其他電影或者其他商業活動賺錢。所以在前世,華夏的演藝圈,發展到后來但凡有點名氣和實力的藝人往往都會自己成立工作室。也基本都不會在簽什么經濟長約了,最多也就簽一個或者幾個部頭約。
其實嚴格來說,凡客影視公司和黃波簽訂的十年經濟約也有些類似和接近部頭約了。因為也沒有限制黃波在外面不能接戲,只不過要優先自己公司的戲,另外就是公司有一定的抽成,但同樣的公司也要負責對黃波進行包裝和宣傳推廣。
其實部頭約和經濟約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宣傳包裝上。對于影視公司來說,這就好比是親兒子和干兒子的區別,同等條件下,影視公司肯定會優先培養自己的親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