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昊要拍攝一部能在藝術和商業雙豐收,能讓自己名留華夏影史的作品。所以才有了后來這部大尺度的黑色電影《無人區》,可是說這部電影才是寧昊的真正野心之作。
一方面由于寧昊之前接連兩部作品大獲成功,所以這時候要拉到投資并不難,而且也有了相當大的拍攝自主權,可以拍攝自己想拍的題材。靠著寧昊的金子招牌,所以雖然《無人區》是華夏罕見的公路黑色電影,在當時也算比較容易就拉到了投資。
但另一方面,寧昊一意孤行的放棄了之前多線交叉敘事的套路,第一次采用了單線敘事,而且這部電影也不是喜劇。幾方面加起來,投資商對這部電影的商業前景是非常有疑慮的。
投資商投資這部電影,是看重寧昊的金字招牌,是想要拿到高額的投資回報。現在寧昊卻放棄自己之前已經被市場證明過的所有成功套路,選擇拍攝了這么一部作品,所以當時的寧昊可以說肯定是壓力巨大的。
最后的結果是不出意料的非常的慘淡,而且并不是說這部電影拍攝的不好,不受市場歡迎。而是因為主題太過黑暗,一整部電影里面竟然沒有任何一個好人,沒有一個正面人物,這樣的電影,怎么可能過審?
雖然后來寧昊多次修改,但影片黑色的主題和人物的設定是無法修改的,所以上映自然也是遙遙無期。這在當時對于寧昊的打擊可想而知。
前世無人區在09年底就已經拍攝完成了,但折騰了一兩年后,離上映依然看不到任何希望。這不是說自己拍攝的作品失敗那么簡單,電影上映即使失敗了,多少還能撈點票房和賣出一點版權來。而《無人區》是直接血本無歸,一分錢也收不回來。
可以想象一下,在《無人區》拍攝完成而無法上映的這兩年,寧昊是如何煎熬過來的。后來大概是迫于投資商的壓力,寧昊后續拍出了圈錢之作《黃金大劫案》,為了拿到高票房甚至不惜制作了3d版本,只為借上3d的東風,多蹭一點票房。
然而事與愿違,整整五千萬的投資,卻只換來了不到兩億的票房。這個成績對其他導演來說自然是非常的成功了,但對寧昊來說卻是十分的失敗了,套在寧昊身上的光環也就此褪去。
要知道《黃金大劫案》是2012年才上映的,而徐光頭的《泰囧》也是在這一年上映的。前者五千萬的投資,換來的是不到兩億的票房;后面的投資更少,卻是拿到將近13億的票房。
然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雖然套在寧昊身上的光環褪去了,《黃金大劫案》的票房也遠遠低于預期。但這部電影至少是賺錢的,真要算起來其實利潤還相當的不錯。
然后《無人區》在2013年突然就過審了,并且上映后也順利拿到了將近3億的票房,算是徹底的峰回路轉。
而寧昊也算徹底擺脫了壓力,并在隨后拍攝出了《心花路放》,回歸到了自己熟悉的喜劇領域。并成功拿下將近12億的票房,再次向世人宣告自己的歸來。
《心花路放》的成功,讓寧昊徹底沒了壓力,然后就開始長時間的休息,一直到應俊文重生前整整5年才有一部新作品問世。
可以說《無人區》對于寧昊的影響巨大,可以說是一部徹底改變寧昊人生的作品。
而《無人區》里,寧昊正是第一次讓徐光頭做了主角,所以應俊文自然不想因為自己這邊和徐光頭簽了長約后,因為要讓徐光頭做主角的原因,讓寧昊的下一個作品偏離軌道,提前憋出了《無人區》這個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