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比賽中,盧卡斯教練派上了米爾特·佩拉西奧擔任1號位。
米爾特進攻不行,但是至少在防守端不會成為漏洞。
但因此,騎士隊本就孱弱的進攻能力更加不堪,幾乎就是靠里基·戴維斯一個人在戰斗。
伊爾戈斯卡斯遇到了218公分的查卡利亞斯,身高優勢不復存在,整場比賽沒能給戴維斯太大的幫助。
反觀太陽隊,雖然失去了馬布里和哈達威,可是劉熾和喬·約翰遜頂了上來。
兩個得分點的爆發,也讓馬里昂這位切入大師如魚得水。
三個外線發威,自然也解放了內線,尤其是斯塔德邁爾,竟然還展現出了一手中投的能力。
難以想象,這個技術粗燥的籃下大漢,居然會一手細膩的中投。
這一夜,太陽隊從馬布里一個人的球隊,變成了一支團隊籃球隊,他們全民皆兵,人人可戰。
最終,97:75,太陽隊大勝騎士隊。
太陽隊勝騎士隊,這不算事,可是沒有馬布里和哈達威的太陽隊大勝騎士隊,這就厲害了。
太陽這邊:
馬里昂21分12籃板3助攻2搶斷2蓋帽。
劉熾13分3籃板6助攻2搶斷。
哈達威12分2籃板2助攻。
喬·約翰遜12分6籃板3助攻。
斯塔德邁爾10分6籃板。
查卡利亞斯10分7籃板。
除此之外,雅克布森、古格里奧塔、朗吉等人也都有斬獲。
太陽隊一共11人得分,6人得分上雙。
反觀騎士隊,得分上雙的只有兩人。
里基·戴維斯32分4籃板6助攻。
伊爾戈斯卡斯17分9籃板。
太陽打贏騎士隊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過離開速貸球館時,劉熾瞥到騎士隊板凳席的一個大漢,卡洛斯·布澤爾。
本場比賽,二輪秀布澤爾沒有獲得出場機會。
(NBA選秀,分首輪和二輪,2002年時,每輪29個名額,因為當時是29支球隊。)
不過劉熾知道,布澤爾很快就會成為騎士隊的主力大前鋒,并且名揚NBA。
下次再遇到騎士隊,怕是沒有這么容易取勝了。
直播室里的戰斗也分出了勝負,因為劉熾優秀的表現,肯尼·史密斯昂著腦袋走人,查理·羅森卻是低著頭,一臉陰沉。
但他們都不是真正的贏家。
獲益最大的,是邁克·布林,和他身后的ESPN集團。
本場比賽的收視率,比預估的高了20%,收視火熱,直到最后太陽隊拉大差距,沒有懸念時,才慢慢冷下來。
賽后的新聞發布會,弗蘭克教練準備帶劉熾一起。
可是去尋他的時候,劉熾已經躺在球隊大巴上,戴著耳機假寐了,顯然沒有去發布會的打算。
“真是個奇怪的家伙,球場上這么激情的人,場下卻這么安靜!”
弗蘭克教練苦笑一聲,搖搖頭,只能換人了。
......
太陽隊沒有休息的時間。
明天,他們就要背靠背(連著兩天都有比賽,中間沒有休息日)挑戰小牛隊,而且還是一場客場比賽。
今晚在克利夫蘭的酒店休息一晚,明天直飛達拉斯。
因為達拉斯在菲尼克斯和克利夫蘭的中間,所以球隊不可能先回到菲尼克斯,再繞回達拉斯,這樣太浪費時間,長時間的飛行也會影響球員的狀態。
......
也是在今夜,華夏還不普及的網絡論壇里,球迷們唉聲嘆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