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這段“特別”的旅程中,桑其樂的付出也得到了豐厚回報。
第一期的北美,總共三十三場演唱會,動員73.8萬人次,票房收入是5478萬美元。
第二期的歐洲,總共一十八場演唱會,動員25.6萬人次,票房收入是2502萬美元。
第三期的大洋洲,總共七場演唱會,動員27.3萬人次,票房收入是2528萬美元。
第四期的亞洲,總共六十一場演唱會,動員152.5萬人次,票房收入是3050+6254萬美元,就是9304萬美元。
之所以會有兩個數字出現,也是因為前者是除內地之外亞洲其他地區跟國家的票房,后者自然是內地的。
待最后總結一下,歷時一年半的“我來自東方世界巡回演唱會”就總共動員了279.2萬人次,終極總票房則是19812萬美元,如若按照目前7.3872的匯率來算,就是14.64億人民幣。
這筆錢能夠落到他個人口袋中的差不多就是3.66億人民幣左右,都已經超過《陽光姐妹淘》的總票房收入。
努力一年半,這個數字也都還好,并非有多么夸張,畢竟姚名在今年的名人榜上就有2.6億元的收入,要按一年時間來算,桑其樂貌似都要少一點。
不過這只是單論他演唱會的收入,如果算上其他的,比如無線音樂版權收入什么的,他肯定是要超過姚名不少的。
除此之外,在這期間因為又是三周時間過去,《鯊灘》這部電影的票房也已經累積到了2.31億元。
之前的頭兩周票房是1.48億,但第三周的跌幅就達到了近50%,只拿到了5278萬的票房,第四繼續下跌,只報收2307萬。
第五周,也就是當前的頭一周,《鯊灘》的票房已經跌破到700多萬。
等到這周上映完,就會在國內全面下映,估計這最終票房也就在2.33億的位置。
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才是正常的,熱度基本上都集中在前三周,而非像《陽光姐妹淘》那樣引起了某種群體效應。
《鯊灘》就算有引起效應,估計也只存在于桑其樂的粉絲中間,如前者那樣的中年女性觀眾顯然并不會像在意《陽光》一樣在意他這部電影。
不對,也許應該說是全然沒有。
未來那什么男孩的走紅,那些像“寵兒子”一樣所謂的“媽媽粉”,可不是指現在青睞《陽光》的中年女性觀眾。
畢竟后者多少屬于前一代人,經歷過生活的磨礪,顯然不是所謂的“媽媽粉”可以比較的。
無論怎樣,《鯊灘》能在內地拿下兩億多的票房,桑其樂已經很滿意。
雖然看起來離著收回成本還有不小的距離,但他并不會擔心什么,別的不說,就電影在內地單周突破億元票房時,813跟威秀的長時間談判也有了最后的結果,并達成了雙方交易。
至于交易的內容,大概就是除內地和北美之外,813以1200萬美元的價格把這部電影在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發行版權以買斷的方式賣給了威秀。
而《鯊灘》本身的制作成本是1500萬美元,所以當前只差300萬美元就能回本,也就是2200萬人民幣。
所以說,以內地這2.33億元的票房來算,得有8600萬左右的純票房收入落到813的手里,去掉這2200萬,再去掉內地的2000萬宣傳費,《鯊灘》就已經賺到了4400萬左右的純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