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秀原本此行出現,便是為了敗唐墨。
于他而言,這種行為是隨手而為,不值一提,根本沒有被他放在心上。
可誰能想到,他竟然敗了。
【叮咚!不甘!來自神秀的負面情緒值+200.】
唐墨對著孫悟空他們開口說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徒兒們,趕路了!”
“唐三藏,你給我回來!你給貧僧回來!來與貧僧決一死戰,你是不是怕了!你是不是怕了?貧僧還有底牌,未曾使出。”
神秀沖著唐墨怒吼。
“貧僧還有最后一招。此招一出,你定然不是對手,我沒有輸,我沒有輸,我從來都沒有輸過。”
神秀是一個驕傲的人,從來沒有輸過,讓他接受這樣的失敗,而且是慘敗,他不甘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唐墨沒有回頭,輕笑一聲,說道,“神秀啊神秀,你著相了。”
語畢,金光大作三千里,佛道光芒,映照諸天。
那聲音傳入神秀的耳朵之中,讓神秀不由一滯。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神秀只感覺失魂落魄,沒有了精神。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神秀將心靈比喻成一座明亮的臺鏡,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試,不讓它被塵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而唐墨的佛偈言明,我們的心本來就是清靜的,哪里會染上什么塵埃呢?
這其中,高下格局立判。
這顯而易見的差距,便是神秀也不得不承認。
神秀慘笑一聲,說道,“差了不止一籌!貧僧敗了!慘敗啊!”
這是修行格局與心境之上的不同,神秀聽到唐墨那一首佛偈,便知道自己敗了。
神秀慘然一笑,喃喃自語說道,“枉我小噓天下,以為英雄唯我,可悲,可嘆!可貧僧怎么會敗呢!”
神秀也是心性超凡之輩,很快便接受了自己的慘敗,將一切的失落甩出頭腦之中。
他朝著唐墨,開口大喊道,“唐三藏,我承認我不如你,我愿拜你為師,你可愿意收下貧僧?”
他想的很簡單,他出道以來,未逢一敗,如今敗在唐墨手中,那便拜唐墨為師,將唐墨所有的一切都學來,之后再將唐墨擊敗。
他自信,他天賦天下無雙,如今的失敗,只是暫時的失敗而已。
“阿彌陀佛!道不同不相為謀!神秀,你我道不同,無師徒之緣。”
唐墨想也不想,直接拒絕。
甚至說,連看都沒有再看神秀一眼。
“拒絕!他拒絕了我!他怎么能拒絕我呢?”
神秀喃喃自語,不敢接受。
以他的天資,愿意拜一個同輩為師,竟然還會被拒絕。
“唐三藏,唐三藏,就算你敗了貧僧,也不該如此瞧不起我。”
神秀氣急敗壞,失了以往的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