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蓁蓁是將張思南敲暈了之后撂在地上的,而那個躺在床上的男鬼,沒料到她能看見自己,就一直躺在床上,賤兮兮的看著她。
這一情節和葉蓁蓁彼世中不同,彼世中張思南身邊并沒有被鬼纏上,并且經過判斷也不是那種在夢游的情況下見鬼的陰陽屬性,而此世的張思南,恐怕就是這種屬性了。
她曾聽段念說過這么一件事。
并不是親眼所見的整件事情,而是見過發生事情的人。
早在明初期,有一個大戶人家的公子,有這么一種夢游的癥狀,并不在夢中打人殺人,而是在夢中能跟周圍的鬼進行對話,且可以通過他的對話,聽出這個鬼之前是怎么死的。
幸而這公子是大戶人家的長子,并沒將整件事情鬧大,就只是在坊間流傳,有一天,一道士見之,想要這大戶人家將兒子送到他門下做弟子,但大戶人家不同意,道士也沒強求,留下一張帖子就走了。
但半年后,這公子因夢游見鬼的事,一覺不醒,還有呼吸,但卻一個月都不曾醒過來。
最終,其父尋到山上,找到了道士,想要其幫助自己的兒子。
道士心善,跟著下山去看,卻在一處水井里,尋到了公子的魂魄,且是被一個跳井自殺的小媳婦纏上了,經過一番驅鬼之后,公子的魂魄回到了他自己的身體里。
可這公子定力不足,每每夢游都會被女鬼纏上,道士沒有能夠壓得住他魂魄的法子,就一而再再而三的下山給他驅鬼。
就這樣持續了兩年,可兩年后,那公子再次魂飛,可這次倒是在一處棺材里發現了他,可那魂魄已經被棺材里懷胎十月的女鬼吃了,供養給腹中的男嬰。
男嬰在開棺后就活了過來。
大戶人家昏庸,只說這是他們兒子的轉世,是能救濟他們家的圣嬰,最后不顧道士阻攔硬是把孩子抱回去了。
道士見此,只搖頭離開,沒再勸阻。
這孩子回去后,養了五年,確實給他們家招財,孩子小名就叫進寶,段念就是在這孩子三歲的那年見過他,眼里都是戾氣和精氣,且并不同人的長相,有點鬼化人的樣子。
而到孩子五歲這年,這大戶人家著了一場鬼火,全家上下都燒死了。
滅火后官府進去驗尸,發現那位老爺和夫人以及家里孩子仆人被燒的只剩骨渣的尸骨,整整齊齊的擺在院子里,頭都向著祠堂內,而祠堂里,所有的排位都化成了灰,唯有一張排位立在那里,且不是這家族的任何一人,而是那棺材里死去婦人的排位。
至于那個鬼嬰,大火后就消失了,沒人知道這戶人家跟那個胎死腹中的婦人是個什么關系,這件事最后在坊間被傳出了不同版本。
段念也是聽那道士說完后,才去那縣城看的,至于那鬼嬰,道士沒收,也沒管。
至于這道士,并不是姬望山,而是姬望山的一個徒弟,名叫:智甲子,葉蓁蓁的五師兄,修的長壽,現在是四十歲左右的大叔模樣,不做道士這行,改投資房地產了,專門會看風水。
那夢游魂飛的癥狀和電影潛伏里的孩子差不多,但不同的是,這里真人也會夢游的,而此世的張思南就是這種情況。
葉蓁蓁沒帶符紙,也沒帶毛筆,就只是用刀戳傷了手心,沒劈沒砍,就只是將那鬼圈在了血印里。
經過一番詢問得知,這男鬼已經在她家住了有兩年多。
至于張思南,也是只能用夢游癥去掐死或是打死鬼,卻并不能真的掐死鬼。
如此一來,葉蓁蓁想起了張思南曾經的那些傳聞,百分之九十都是動過手的,如果是這樣,那那時候肯定是有鬼在身旁的。
可葉蓁蓁又轉念一想,此世的張思南和彼世的不同,彼世在發現這一狀況后,葉蓁蓁開眼看過,并沒有看見有鬼存在,且根據記錄觀察,張思南在捶打的情況下,并沒有鬼在其身側。
這一說法,只能在此世成立。
她用血刃將男鬼殺了,隨后又去屋內尋其他的鬼魂,來到這事上,縱使出了那么大的交通事故,她都沒有看見鬼,在家里也沒有,偏偏現在出來。
她覺得這可能就是她來這一世的原因,可能將張思南身邊的鬼除干凈了,就能回到自己的世界,然而她想的太天真了,直到太陽升起來,她都沒有找到第二只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