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習武的過程,與歷代的九幽十類之主大不相同。
想要一統三道,君臨玄冥,除了手段殘毒之外,還須有高強的實力做后盾。
但三惡道的武學清一色是至陰邪功,如薛平貴的獸人訣、噬魂爪等,就算練到了三道無敵的境地,也還是地道的陰寒功體。
以陰寒功體壓服三道,待掌權之后再來參研至陽至剛的《幽冥訣》不啻是事倍功半,甚至須冒走火入魔、功體盡廢的奇險,也未必能有所成。因此三道冥主誰也不服誰,現冥王之師、先代冥王縱使練有幽冥訣神功,也沒有克制獸王與尸王的把握,彼此忌憚,勾心斗角,終在敬事府栽了大跟斗。
現冥王卻不同。
她雖是女兒身,投入其師門下時,地獄道的祖制早已不存,先代冥王率領殘部遠遁他方,獨攬大權,再不用提防獸王尸王,他的徒弟自不用從陰寒功體練起,辛苦練了一身冥邪陰功,然后與其余兩道培育的繼承人爭奪門主寶座,得勝后再舍棄半生陰功修為,從頭練過純陽功體的《幽冥訣》。
現任冥王從小只練幽冥訣,內力極純。安生一使出“吸納訣”,冥王猛被偷襲,體內功力決堤而出,緊接著一股暖流溢入安生體內,細細綿綿的,卻又溫潤滑膩,與乾元真氣稍一碰撞,便如糖膏般相互交融。
“幽冥訣”的真氣雖綿密,但在乾元真氣前也只能自嘆不如,轉眼就被滲透,真氣結構被轉化改變,瞬間走遍安生全身,成為乾元真氣的一部份,越滾越強,如鼎之沸。
幽冥訣是極高深的內家絕學,本就有護體之能,內力不致輕易泄出;《九陰真經》的采補秘法縱然神奇,至多是勢均力敵,雙方原該有些拉鋸。誰知內力一入安生體內,就被乾元神功吸納同化,吸力瞬間大過了拉力,冥王的體內猶如打開了一處缺口,功力源源不絕送出。
冥王雖有反抗,但雙手被制,功力也被吸納,一時竟無法對安生造成威脅。
兩人糾纏片刻,冥王的護身氣門就像被刺破了一個極細極細的針孔,內力源源不絕地逸失,但卻也不能自行轉入安生體內。內力的失衡牽動周身氣血,散功的速度竟還快過了“吸納”所為,冥王頓時陷入昏迷,忽地喉頭一抽搐,嘴角溢出一抹鮮血。
這是……回光返照!安生陡地會過意來:元功的折損超過身體所能負荷,就像決堤的河口,因此泄出的元功也特別濃厚,一旦泄完便是她的死期。
他看不慣地獄道的殘毒作風,卻從沒想過要她的命,至少不是現在。
幽冥訣的護身氣門已破,濃厚的元功真氣順著雙手接觸的地方噴泄而出,飽含冥王的生命精元,就算不用吸納訣,也無法阻止功力的逸失。按照這樣的流失速度,一刻之內美麗的冥王將油盡燈枯,大羅金仙也無救。
事不宜遲,安生定了定神,忙逆向運起“吸納訣”,將自己的乾元真氣重新注入女郎體內。
但乾元功與幽冥訣畢竟非屬同源,冥王沒練過《乾元神功》,體內兩股真氣不能無端合流,自行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