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自稱“空空子”的老匠雙手按膝,老老實實回答:“喏,都在桌上。”
三人望著一桌大大小小的石頭,一時都說不出話來,還是魚詩蘭眼尖,瞥見石下所壓布巾寫有四行小字,輕聲念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慧心慧眼,分文不取。”
“老人家,您寫的是什么意思?”
沈碧君突然開口:“我明白啦,這叫做“開石取玉”。”
見魚、安俱都一楞,不禁微郝,輕縮粉頸解釋:“曾有精于玉石的行家,在這鬼子鎮里擺柜叫賣,只賣尚未琢磨的原石,無分大小,每枚都是五十兩的開價。客人選定一枚,檔頭便為他開磨石子,無論內中有沒有玉,都要付出五十兩的白銀。”
魚詩蘭與安生對看一眼,失笑道:“這分明是江湖術士的把戲!誰知他滿桌不全是路邊撿來的破石頭,里頭沒有一塊真玉。”
安生想了一想,說道:“若有人將所有的石頭都買了下來,命那人一枚一枚琢開,倘若無一塊是玉,將他送官便是,也毋須付錢啦。”
沈碧君笑道:“安大人真聰明。不過那人也不是凱子,無論賣出多少,他總是立時補滿一整桌的石子,共計五十枚;你若將全桌買下,其中必有真玉,但決計不值兩千五百兩。”
“那要怎么辦?”魚詩蘭問道。
沈碧君淡淡一笑:“當時有個十五歲的少年,隨手從桌上挑走一枚石頭,攤子主人正要將這名搗亂的頑童趕走,誰知他卻拿出五十兩的銀票扔在桌上,對攤子主人道:“你全桌的石子之中,只這一枚是玉,其他都是假貨。”
“主人氣得面紅耳赤,怒道:“你有本事買下整桌的石子,便知是不是只有這一塊!”
少年笑道:“我不要,你待會便趁著琢磨開驗的當兒,將我手里這塊真玉掉包了去,開出來自然無玉。我若頭腦發昏,真向你買下了整桌,你再將此玉混進去;這塊羊脂玉最多值五百兩,你損失一塊玉,卻凈賺兩千兩白銀,當真好劃算!”
眾人聽完,紛紛散去,攤子主人再連一枚石頭也沒賣出,那少年拿了石頭回去琢磨,果然得到一塊上佳的羊脂四方玉,最后賣得七百五十兩。
魚詩蘭見得她那股悠然神往的神氣,心下雪亮,笑道:“那位巧破騙局的神童定然是你阿兄啦。”
沈碧君露出一抹清麗笑容,便如天真的小女孩一般,略加思索,轉頭向那老人空空子道:“老伯伯,我怎麼說也是越浦第一玉器世家的女兒,你的桌上不過十數枚石子,我定有法子能找出美玉來。你能不能不要擺攤寶石子了,家中若有什麼困難,盡管告訴我,我一定想辦法幫你。”
空空子仍是規規矩矩的坐著,雙手擱在膝頭上。一本正經迫:“小姑娘。我這攤子的賣法兒,與別處不同。你往桌上挑一枚石子,琢開后若是玉,老朽分文不取。”
魚詩蘭失笑:“哪里不同?還不就是猜玉石!”
空空子端坐著榣了搖頭:“你得告訴我,石頭里的玉是什麼。每一塊玉,因其髓質、紋理、形狀,甚至靈氣蘊含之不同,須雕成不同的器物,為璧之玉不可成塊,雕龍之玉不可擊鳳……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指著桌上的石頭,沖沈碧君淡淡一笑,悠然道:“小姑娘,你看得出桌上哪一塊是玉,那玉又該是什么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