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晝之光尚且不能穿透厚厚的遮礙,黑夜之時要柔和很多的星光就更看不見了。
這樣的場景這樣的夜,黍離見過很多,從難言無助到默然不語,他能清楚的記得自己的情緒是怎樣波動的。
畢竟他是情緒流派的。
也正是如此,他才更明白,命運是怎樣把一個默默無名的平凡人改造成如今的模樣。
很久以前吧,大約是末日最開始,他也曾這樣望著漆黑無望的夜空,默默的安靜著。
那時候他心中想的是一句話。
一句很著名的話。
世上最使我們震撼的,是頭頂的星空和我們心中的道德律。
多么宏大而謙遜的一句話,人類的渺小和人類的偉大都被熔煉進了這一句之中。
可是啊,星空已被遮覆。
取而代之的是能照見人類之卑微的邪念。
黍離很安靜。
沒有光的世界是很讓人絕望的,向光性不只是植物才有的,而它體現在人類身上,其實是一種心理。
一種很復雜的心理。
對自古照耀的太陽光輝的遙遠敬畏,對自古傳頌的英雄正義的憧憬崇拜,對出生以來就一直身處其中的陽光的習慣……
光已經和很多人文詞匯劃了等號。
光明,英雄,正義,神圣……
希望,慰藉,平復,振奮……
我們失去了很多。
不只是物化的帝國,也不只是流傳的文明;不只是喧鬧的城市,也不只是溫馨的家園;不只是黎明破曉之時的軍隊晨訓,也不只是黃昏落日之時的學堂放課……
我們失去了一切,卻又在一無所有中明白了人類之卑微,憑此茍且而偷生。
黍離甚至感覺不到自己的情緒有怎樣的波動,哪怕他冷靜的覺得自己該悲憤亦或者悲傷一些。
沒有。
什么都沒有,只是安靜。
其實希望還存在著,黍離這樣想著。星光只是被遮擋了,所有的星辰依然在頑強的放著光輝。
黍離曾路過破碎星野,在無數令他栗栗不敢言的氣勢之中艱難穿行,那時能照見他的前路的,只有那些絲絲縷縷的星光。
──破碎星野之中,天空已經碎了,有很多地方,像是缺了一個口一樣,能直接看到世界之外的星空──其實只是看到某一角的星空。
黍離那時總是安靜的仰頭看著那破碎的裂口,讓柔和安靜的星光撫在他的臉龐。
那樣的感覺……挺好的。
能照見星光的話,哪怕只是一個人,也不會孤獨,也不會害怕。
黍離安靜的仰頭看著天。
看不見光也沒有事的,知道星空依然存在著,也能有一種遙遠的虛假的慰藉。
就好像是一種可以想明白但不能說破的信念一樣,哪怕是假的我也不會去深思、不會去想透。
糊涂才是從心的真理。
難得清醒就可以了。
可是……
可是那團遙遠到黍離不去深思都知道太飄渺的星光,慢慢扭曲了它的樣子。
──其實本來也沒有樣子,畢竟星光只是幻想。
它扭曲著,燒為了一團火。
是炸裂開來可以燃燒大地的那種火……
黍離又想起了安靜燃燒的孫漢廣和他身上不曾黯淡的白光。
也回想起了那燒燙了皮膚也點燃了情緒的大火。
而現在,他的眼中,好像看到了熾烈燃燒的大地,就好像這個末日,還有著無數的灰霧之林在被點燃。
黍離很清醒。
他知道,這不過是他很難得的被觸動之后,難以克制的幻想。
灰霧之林的真相他其實并沒有猜準,但也差不離多少了。
將軍抗拒著領主的身份,符文抵抗著邪念的侵蝕,不可名狀的暗示與同化則被蘇審的手段一一擋去。
這種情形,或許還有很多,但……但這個世界從不缺少默默無聞的熄滅,也不缺少無謂的抵抗。
星光與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