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有一部分是在村子的外面的,有一百畝田地;村內還有四百畝田,村內村外加起來一共有五百畝。這個世界的畝和前世的畝在面積上是不一樣的,要小上不少。
村外的一百畝田離村子很遠,之所以要在村外這么遠的地方開田是因為這里的土地非常肥沃,僅僅一畝地就能養活兩個人。而在村里的那些田,要兩畝才能養活一個人。
每年要交的公糧是必不可少的,因為若是不交,那便會失去朝廷派來支援的武者和法師以及各類神符法器;而若是沒有了這些武者和法師,那這個村子距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村外的沃田每年能產出一千一百斤的糧食,也就是十一石糧,至于村內的田,一年產出也就是兩百斤罷了,兩畝田四百斤。一個人在保證餓不死的情況下,一天最少得吃一斤糧,四百斤糧也就是在養活一個人的情況下還有點余糧罷了。
三百人的村莊,每年需要納糧30石,也就是三千斤。去年新皇帝登基改年號永安,減稅三年,因此今年就只需要納15石糧。
來做幫工的都是些年輕人或者是壯年人,婦女老弱除了安里正以外在這里是看不到的。幫工里年紀最大的也不過就是五十歲出頭罷了,在這個世界五十歲可正處于壯年,至于老年那得是七十歲以后了,這個世界的人在沒意外的情況下一般都能活個一百二十多歲。
來到幫工們的集合點,陳三從一旁負責發飯的男人那兒要來了幾個大白饅頭和一碗涼茶,找了個地兒盤坐下來大口啃了起來。
此時太陽已經西斜,一抹橘紅正慢慢地自遠方天空向著這邊侵染而來。
太陽要下山了。
陳三干得很多,因此是最后一批來到這里的。他們這最后一批人都是干活比較多的,因此肯定是有剩下來的食物和茶水留給他們的,而且還有不少。陳三一個人就插了十二畝的秧,是這批人里插秧最多的,而且他插秧又快又好,自是深得安里正滿意。
幫工們按照畝數發錢,插一畝田十個錢,一斤米的價格是七個錢,一天下來一般人的工錢大概是二三十個錢。
盡管這里已經聚集了一些人,但卻并沒有多少人說話。他們當中有一部分的人臉色不怎么好,而另外一些臉色比較自然的聊天時的聲音也會壓得很低很低。
在陳三走向集合點的路上還有一些持著長刀長槍,身穿皮甲,背負長弓的人站在田埂上,一臉凝重地巡視著四周。似乎是在給仍舊在田里插秧的人望風。
就在啃完最后一個饅頭,將碗中涼茶一飲而盡,并將碗送回領食處的時候,遠處傳來了悠長厚重的號角聲。
“嗚——嗚——嗚——”
號角響了三次,每次吹響五秒。這是全部收工的信號。
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還沒有完全落下去。但僅僅是這幾個饅頭的功夫,天空便已經被完全的染成了橘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