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升起,卻是沒有任何暖意,暖意盡被這秋風吹散了。臨安都的宋宮大門此時大開,眾多大臣在靠山王趙元簡的帶領下大跨步的踏進了皇宮,入朝面圣。
臨安都的皇宮,全名叫做長樂天宮,若單論氣勢的規模,遠不及永安的紫禁城與輝煌的未央宮,但是論精致二宮加起來也不及這長樂天宮。長樂天宮,處處極樂,其建造設計完全做到了“與自然規劃為一”,乃是人間最不可思議的奇跡工程之一。
燭玉跟隨著眾位大臣走過以白色大理石與玉石為主的廣場后,迅速進了議政殿,議政殿也是修的十分大氣,當然,其最特色的還是獨屬于南宋的那種精致。大典的主格調以朱紅色為主,輔色則是金紫二色。大殿處處刷著朱漆,十二根紫金柱子分成兩列架起來撐住了整個大殿。每根柱子上都盤著一條張牙舞爪的金龍,金龍雕琢的細膩無比,身上鱗片寸寸可見,栩栩如生。
在大殿最中央掛著一個牌匾。有大儒題字:正大光明。整個牌匾上也雕琢著一條張牙舞爪的金龍,金龍口中銜著一枚赤紅色的龍珠,象征著皇家的威儀。而在牌匾下則是一尊金色的龍椅,龍椅上九條各不相同的神龍相互盤繞翻飛,有云層靈芝在關鍵處做掩飾,看起來格外華貴。龍椅前則是一張紫色的木桌,這是皇帝用來放置物品奏折的。
“燭兄進殿后跟著我來就行了。”穿著一身無比繁瑣的朝服的易天機對著燭玉說道。燭玉微微點頭也不回話,此時的燭玉也是身著紫色朝服,繁瑣的裝飾和補子上的白頭隼象征著這是正四品的官員。沒錯,現在燭玉是南宋的欽天監正(掛名),他們今天穿這么繁瑣不是沒有原因的,畢竟是會見外使。平時官員上朝時穿的官服遠比現在簡便的多。
至于燭玉為什么成了掛名的四品官,那就不得不說扶桑國了。扶桑國在是在東海之上的一個島國,歷來崇拜中原文化,為此派遣了好幾批留學生去北唐和南宋學習。南宋與北唐都是極具開放性的國家,欣然接受了這批留學生,在他們學有所成后,扶桑國的國主也是感慨中原文化之昌盛,進行改革。
也是時間長了,扶桑國認為自身已經融入了中原,便再次派遣了一批留學生前往中原,希望有修行者前往扶桑傳道。而燭玉則是看重了這個機會,搭上官方的船,讓扶桑國的來使將自己請過去。也不是自己不能去,但是人家請的和自己貼過去的,總是有區別的,燭玉自然是同優擇優了。
此時登入大殿,文物大臣各自分裂兩端。“陛下駕到。”突然一聲尖銳的聲音傳來,只見一個胡子頭發銀白一片的老者緩步走了過來,老者頭戴冠冕,身穿朝服,朝服上印有十二紋章,來人正是當今宋皇趙德爽。他的身后則是跟著兩個老太監,一人拖著紅色的方盤,上面是枚大印,而另一個太監則是捧著一根毛筆。
隨著宋皇落座,群臣盡皆欠身行禮。
“眾位愛卿,今日有何事要奏?”蒼老的聲音在宋皇口中傳出,而燭玉現在才有機會仔細打量宋皇。或許別人感覺不出來,但是專修陰陽之道的燭玉卻是能夠感覺出來,宋皇身上散發著一股腐朽的氣息,現在之所以還活著,完全就是靠著各種天材地寶硬吊著一口元氣罷了。
這個時候,禮部尚書一步踏出道:“啟奏陛下,扶桑國使者求見?”“哦?扶桑國使者?宣進殿來。”聽此宋皇身后太監趕忙高聲道:“宣,扶桑使者覲見。”話音剛落,就見一對身穿黑色和服,頭戴高帽的男子走了進來單膝跪地道:“我等叩見陛下,愿陛下萬壽無疆。”“眾位使者免禮。”宋皇中氣十足的道,在外國使者面前,宋皇卻是一掃疲憊之態。
“不知扶桑國使者為何而來?”領頭使者用著一口流利的南宋官話道:“中原文化璀璨輝煌,我扶桑仰慕已久。且扶桑人民乃是中古時期外逃的中原人建立的國度,很早前就渴望回歸中原。外臣此次前來,就是希望陛下能夠派遣高人前往扶桑國,布道傳法,讓扶桑重新融入中原。”
宋皇手指敲擊著龍案,不一會宋皇開口道:“朕,準了。不知眾位愛卿,哪位愿意出使扶桑,傳法布道?”這個時候燭玉走了出去,開口道:“啟奏陛下,臣,愿前往扶桑,傳法布道。”宋皇見燭玉走出,眼中猛然閃過一絲精光道:“好,既然燭愛卿主動請辭,那朕就準了。不知扶桑國使者意下如何?”
領頭的使者當下滿臉興奮行禮道:“外臣謝陛下隆恩。燭玉大人學識淵博,名震天下,愿屈尊前往小國布道傳法,外臣喜都來不及,又怎么會有意見?燭先生來小國,小國愿意以國師之位待之,萬望燭大人不要嫌棄。”
扶桑國的使者名叫山本右次郎,山本右次郎自幼便在南宋學習游歷,對于中原文化自然是羨慕渴望不已。同時也正是因為在中原的游離,讓他對自己的祖國憂心不已。他知道中原強大的根本是什么,就是因為這朝廷民間源源不斷的修士,而這些修士,就是扶桑國所欠缺的。
扶桑國連自己的修煉體系都沒有,因此只能前往中原各國學習。然而中原自古就有著法不外傳、法不輕傳的傳統,連中原的天才這些修煉者都不一定能看上,更何況是這海外蠻夷。自然而然的,多年下來扶桑國也只學的了一點皮毛。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扶桑國開始改變策略,那就是花大代價聘請中原的強者前去布道傳法,可是以中原修士的眼界,又豈會屈尊去那種“不毛之地”教導一些“尚未開化的蠻夷之輩”呢?
是以無奈之下,扶桑國也只能求助于中原國家的官方力量了。只要能把人請過去,不論花費多大的代價他們都愿意。扶桑人相信,只要能夠種子一顆種子,那么這種子遲早都會生長成參天巨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