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連魔蛇僧侶都上當了。
林奈終于放心的轉身回院。
“你可真陰險啊。”
貝里蒂莉一眼就看破了套大龍的把戲。
又是玩弄惡魔的心理。
林奈淡淡的看了她一眼:“你能不能換幾個新穎的詞語?說來說去,我到底哪里陰險了?”
“陰險就是你的形容詞,我為什么要換別的詞語?”貝里蒂莉冷冷的回應。
林奈倒是無所謂:“那我就謝謝你的夸獎。”
現在去,豆漿已成。
制作豆腐還尚且缺少關鍵的點鹵物。
不過只是用來制作腐竹或者豆皮的問題都不大。因為腐竹和豆皮不需要點鹵。
而腐竹和豆皮,這兩種實際上成分都一樣,只不過最后定型選擇不同,造成在形態不一樣。
所以,螺螄粉里無論是炸豆腐和炸腐竹都是能夠滿足要求的。
豆漿再經過燜煮、撈渣,撈皮、置涼、拌漿、曬烤等多道工序后。
才能制作出豆皮或者腐竹。
林奈為了方便炸成塊,選擇制作了大塊,更好切格成形的豆皮。
手工粗磨的豆漿里面有大量的豆渣,在這個步驟有的會先將豆渣過濾再煮,也有連同渣滓一起煮的。
林奈從他奶奶手里學的是方法是連同豆渣一起煮。
做豆腐,在他的老家,很多家庭都會做。只不過后來大部分人外出以打工來謀生,剩下來的也就幾家把豆腐做出了名氣的堅持到了最后。
林奈家就是堅持到最后的一家。
記憶中,為了做好自家的豆腐,自己老爹要是在家就是老爹親自挑著扁擔走四五里的山路去挑山里的山神廟山泉水,老爹不在,就是林奈自己跟著奶奶去山上打水。
每個清晨,只要做豆腐,晚上提前泡好豆子,早上打水磨漿,每個步驟流程都嚴格遵守著傳承和標準,幾十年如一日,未曾變過。
當然,這件事情在年少的林奈看來可不是好事。
早起,還要提著重重的水桶。
他也經常會抱怨:
“奶奶,為什么別人家都用自己家的井水,我們還要跑那么遠去山上打水?都是水不一樣嗎?”
“好山好水好豆腐,山神廟那邊的水,那根就是不一樣。”
這是林奈記憶中奶奶最常掛在嘴邊的回答。
但是水會有根嗎?
這是林奈很長一段時間里的疑惑。
不要問奶奶為什么不解答,奶奶只會說:
根就是根,你個小孩子哪有這么多問題。
今天,再問林奈水會有根嗎?
或許有,或許沒有。
因為山神廟的泉水早枯了,林奈只怕是一輩子都找不到答案。
留給他的也只有深深的執念。
當然到深淵來了,林奈也不能摒棄這項優秀的傳統。
“貝貝,我要你弄的圣水呢?”
林奈對水質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