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鬼怪靈異’能帶來恐懼,難道其他方式不可以嗎?”
“今天,我推薦的這部電影,通篇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鬼怪靈異’,甚至從頭到尾,只有主角一個人。”
“但它卻讓我頭皮發麻。”
“發自內心的頭皮發麻。”
“《心里的惡魔》,嚴格意義上,應該是一位殺人犯的自述。”
“主角是一位殺人犯,曾經在中學時期,殺了自己的同學。”
“這件事,形成了主角心里的惡魔。”
“這部電影有三個非常成功的地方。”
“第一個,是鬼屋那段,恐怖氛圍的鋪墊。”
“如果不是這段,我可能真的看不下去。”
“因為,它前面實在太枯燥了。”
“第二個成功的地方,則是每隔一段時間,就出來一次的旁白。”
“大家如果仔細看過后,就會注意到,旁白的每一次響起,代表著電影進入下一個階段。”
“并且,旁白的語氣,以及包含的感情,也是不斷在發生變化。”
“這種拍攝手法非常獨特。”
“超脫了傳統意義上的表現形式。”
“我覺得其他電影可以借鑒一下。”
“因為這樣能更大程度的將觀眾帶入電影的劇情中。”
“至于第三個成功的地方,則是結局。”
“當然,具體什么結局,我就不在這里劇透了。”
“不然可能會被寄刀片。”
“總之,寫了這么多,我想表達的意思只有一個。”
“這部電影非常值得推薦。”
“當然,前提是你得忍受,電影開始半個小時,那段極為枯燥的劇情。”
“最后,我想用一段話結尾。”
“這段話也是出自這部電影。”
“每個人心里都住著一位惡魔。”
“你心里的惡魔是什么?”
這個帖子熱度很高。
下面已經有數百評論,上千點贊。
“多謝推薦,我這就去看看。”
“不錯不錯,光聽你這么評論,就感覺非常有意思。”
“樓主提供個鏈接唄,不知道在那里下載。”
“鏈接就在帖子最下方啊。”
“弱弱的問一句,最后結局是什么啊?”
“想知道自己不會去看?”
...
...
陸言神色僵硬。
這什么情況?
這部電影有這么好?
我這個導演怎么不知道?
陸言悲憤欲絕。
惡意歪曲!
這是惡意歪曲真相!
這個帖子的作者,從頭到尾,都在惡意歪曲這部電影的正確解讀。
只不過,通過這個帖子,陸言大概知道,為何系統那邊的正面值,會遠遠高于負面值了。
《心里的惡魔》這部電影,陸言設置最大的亮點,就是勸退般開頭以及結尾。
但現在倒好。
因為這個帖子。
觀眾對那段極為枯燥的開頭,有了極大的容忍度,更是因為這個帖子,觀眾對陸言精心涉及的結尾,開始了自我開放式的延伸。
這就導致,這部電影,并沒有如陸言想象的那般,成為一個合格的爛片。
“不行。”
“絕對不行。”
“不能看著我辛苦打造的局勢,被毀于一旦。”
陸言沒有放棄治療。
他要掙扎。
他要反抗。
他要搬回來。
否則,按照現在這種形式,陸言可不是虧十幾萬這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