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山祿看著眼前的親信們,想起了今天去參見宰相的經歷,不由得笑了起來,“這真是個好時代啊!”
。。。。。。
一轉眼兩年就過去了。
安山祿已經調任范陽節度使。
節度使這個官職已經跟多年以前有了很大的變化。以前的節度使只掌握地方的兵權,但現在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由于中央將府兵制改為了募兵制,府兵制簡單來說就是軍農合一,而募兵制就是雇傭職業軍人。所以出現了大量的職業軍人。這些軍隊的開銷很大,所以中央又讓軍隊在自己的地盤耕種,但是由于是軍隊的事務,所以這件事情的管理者還是節度使。
慢慢的,現在的節度使可以說是地方總管軍事,行政,財政,生產的一把手。
而天朝的地形四面要么就是沙漠,要么就是高原,要么就是南方的沼氣森林,能往外進軍的只有一個小小的河西走廊。但是天朝部隊在通過河西走廊,占領了大片土地,并設置安西都護府之后,卻碰到了另一個強大的帝國,難以西進。
現在各個節度使都不可避免的慢慢將注意力由國外向國內轉了過來。
對于一個強大的帝國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隱患。當然,如果有皇帝合縱連橫,積極改革,這些都不是問題。
這些年,通過賄賂采訪使,安山祿也在皇帝面前被人不少美言。而他自身的實力也在不斷地變大,所轄軍隊眾多。通過不停地討伐回起等蠻族,他在軍中也建立了不小的威信。
大明宮內。
皇帝召喚了宦官,將一道御膳珍饈裝好,下令送到李富林的府中,并且隨行送了一封信。
一行人在路上,往來的路人都注視著這排奇怪的隊伍。
“這些是什么人?”
“這你都不知道,這是給當朝宰相李富林送東西的啊!”
“不過是一個宰相罷了,為什么陣仗這么大?這可是陛下的宮里人吧!”
“呵呵,當朝宰相跟別的宰相能一樣嗎?唉,就是這兩年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啊,要是張齡九還在,說不定能好一點。。。”
聲音逐漸小了下去,太監宮女們紛紛裝作沒聽見,遠遠地傳來聲音:“你不要命了?話可不能亂說。你忘了前任宰相。。。”
。。。。。。
宰相府,李富林打開書信。
“聽說范陽節度使公正無私,處理事務的能力很強,你怎么看?”皇帝雖然很少處理政務,但是也不是完全不處理,偶爾還是會提拔幾個聽說到了“優秀”官員。
李富林也知道安山祿這個人,這些年他也收到過安山祿的好處。現在皇帝說到這個人,他也不介意送個順水人情。想想以往兩個人也沒有什么過節,這個人也是個“會做人”的人。
于是他回信道。
“臣也聽說過這個人,聽說他治理有方,帶兵是一把好手,臣提議讓他進京任官,提拔他為御史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