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沉默了一會。
在他心中現在又有憤怒,又有一些擔心。
皇家的家庭爭斗十分嚴重,要是李亨真的想要提前當上皇帝,那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要知道天朝第二個皇帝,雖然很厲害,引得萬邦來朝,被尊為“天可汗”,但是在掌權的過程中可是發動了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干掉了自己的競爭者的。
而他自己,不久之前也干掉了三個兒子。對自己兒子會不會把自己搞下臺,一時之間還沒有底了。
“高將軍。”李隆對旁邊叫了一聲。
應聲從房間角落走過來一位身高較高,文質彬彬,氣度不凡的男人。
李富林知道這是當場皇帝最信任的宮內太監,是最接近皇帝的那一個人。雖然是個閹人,但是卻文武雙全,平常很多事情甚至皇帝都交給他來處理。
但是與歷史上大部分的閹人不同,他做事井井有條,使人信服,在宮內并不是靠著一路拍馬屁上位的,有人評價他“順而不諛,諫而不犯”。李隆非常相信這個人,即使是李富林,也相當尊重這個人。
而且李富林是真的因為他的能力尊重的!當然,這也是因為高力士的身份,他才能放下成見,尊重他的能力。如果高力士不是一個閹人太監,而是一個在朝的官員,那他肯定要么就拉攏他,要么就要除掉他!
畢竟一個閹人,不可能進入朝堂。
“小人在。”
高力士站出來,行禮道。
“你對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這次太子的所作所為確實有所不妥。”高力士想了想,先說了這么一句話。讓李富林一下子有些開心。
然后他繼續說道:“但是小人覺得太子雖然犯錯,但是錯誤主要是因為他的妻子韋氏的族兄弟韋堅。小人覺得不應該懲罰太子,太子一向仁孝謹慎,他一定沒有謀反之心,但是太子說不定會受旁人的迷惑。”
“如今陛下聽到的只是李宰相的猜測,還不能確認這些事情,希望陛下小心行事,不能有損龍威。”
李隆聽過了高力士的話,又陷入了沉思。
高力士說得有道理,現在并沒有充足的證據直接證明太子謀反,但是他也說了,“會受到旁人的迷惑”,李亨確實能力不錯,也比較孝順,但是他周圍的人可是不得不防。
李富林也覺得高力士說的有理有據,雖然否定了一些他說的話,但是確實他的一切都是猜測。而且后來高力士又補上了“太子確實對皇帝存在威脅”這層意思,也讓他對高力士沒有什么厭惡感。
一番話,可以說是讓皇帝和宰相都滿意了。
“那讓太子休妻,并貶韋堅,皇甫惟明的官職如何?”
高力士沒有反對。
雖然李富林覺得離他想要達成的目標還差一點,但是高力士既然這次站了出來,那他也不應該窮追猛打。
畢竟她也只是彈劾,并沒有證據證明太子確實想要謀反,沒有證據說明韋堅和皇甫惟明要擁立太子為帝。而且這次也不是沒有收獲,至少讓太子的勢力有所減弱。也算是心滿意足了。
看皇帝已經下定了決心,于是李富林迎奉到:“陛下明鑒。陛下寬厚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