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轟轟烈烈的入侵,原本就是一場鬧劇。
散修們紀律很差,性情桀驁,不停號令,縱然金丹真人將他們聚合起來,始終不堪大用。
就看這些散修闖入山門的表現,四處殺人劫掠,形同流寇。
再加上,散修們互不齊心,一旦遇到強大敵人,便不敢繼續前沖。
齊治一人之力,便能擋住千百散修,除了他本人實力強大,便是因為散修們貪生怕死,不肯為同伴犧牲。
甚至于,各峰的金丹真人,根本沒興趣出手,讓手下弟子守住山上要道,便將來犯的散修殺得有去無回。
統合散修的三位金丹真人,更是膽大包天,企圖破壞觀蓮派的祖祠,卻不料被老怪物下手,死得悄無聲息。
齊治走下左一峰時,動亂已經平息,觀蓮派恢復寧靜,半個能自由活動的散修也無。
許多觀蓮派的門人弟子,到處尋找傷亡的同伴,遇到殘缺的尸首,或者放聲大哭,或者咬牙切齒。
那些被擒獲的散修,統統被關入反思洞,等待掌門和一眾金丹真人回歸后處置。
這場災難中,齊治表現極為亮眼,單槍匹馬當中無數散修,更是手持掌門令牌,號召各峰門人齊聚,掃蕩山下散修。
實際上,散修入侵的災難,從三位金丹真人被殺之時起,便宣告結束,齊治的所作所為,無非是順水推舟。
但是,大部分門人弟子不知道內情,他們只看到,觀蓮派的眾人躲在山上,坐視散修到處肆虐時,只有齊治挺身而出,號召同門抗擊瘋狂的散修。
一時間,齊治大名傳遍各峰,甚至超過許多真傳弟子,達到和幾位掌門弟子齊名的地步。
但是,動亂之時,齊治動用掌門令牌,屬于越界行為。
宗自然賜予他令牌,只是允許齊治進入藏經閣,但他卻用來召集門人,屬于濫用權力。
“這下肯定要受罰了!”
散修闖入山門后,觀蓮派各峰雖然免遭危害,但平地各處,都被蝗蟲版的散修們掃蕩一片,到處都是狼藉的廢墟,散落被殺的門人弟子殘骸。
大戰過后,眾多門人弟子留在平地,收拾廢墟和同門遺體。
也有許多因而得救的門人弟子,找到齊治本人,當面表達感謝。
畢竟當時散修人數眾多,觀蓮派的精銳人馬,又困獸山上不肯下山援助,若非齊治振臂一呼,召喚眾人下山,這些幸存者早就沒命了。
而且,從被俘的散修們口中,“棍兇”這個稱號不脛而走,飛快從眾人口中流傳。
這個外號一聽,就不是良善之輩。
但觀蓮派的門人弟子們,聽了卻格外親切,“棍兇”的兇名昭著,都是殺戮散修、守護同門的戰績累積而成。
令眾人失望的是,從大戰過后,齊治便開始謝絕來客,將自己關在左二峰的居處上。
先前熱血上頭,什么都顧不得,但事后想起來,當時的各種舉動,都是禁忌之舉。
身為無權無職的普通弟子,身上只有藥田鎮守的頭銜,卻越俎代庖,不顧各峰還有金丹真人的情況,便濫用掌門令牌,召集眾多門人弟子反攻。
此舉說輕了是擅作主張,如果說的嚴重,便是不顧上下尊卑,假傳掌門命令,是要被處死的。
齊治閉關不出,除了要修煉外,便是等待掌門的處置。
過了大半個月,觀蓮派的破壞痕跡,已經被收拾的差不多,幸存的門人弟子,也從那次動亂恢復過來。
掌門的使者姍姍來遲,竟然是葉太泉親身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