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洛天瑾面露躊躇,任無涯眉頭微皺,而后故作大義凌然模樣,主動挺身而出。
此舉,令全場一片嘩然。
任無涯竟幫洛天瑾解圍?其中所蘊含的深意,難免令人浮想聯翩。
對此,洛天瑾卻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他知道任無涯急于站出來解圍,并不單單是踐行二人的約定,更重要的是想將兩家的生死榮辱,牢牢地綁在一起。
雖然沒有挑明,但任無涯在這個節骨眼上跳出來,足以讓人產生諸多猜忌。此舉,看似替洛天瑾擋災,實則為洛天瑾招禍。
可事已至此,洛天瑾亦不能過多解釋,否則只會越描越黑,兩邊不討好。
“洛府主,你我之間新仇舊怨,今天是不是也該一并算個清楚?”
見洛天瑾內憂外患,宇文修趕忙火上澆油,欲借此機會將洛天瑾打入萬劫不復之地。
“這么多人想找北賢王的麻煩?又該怎么算?”吳雙眉頭一挑,好奇道,“武林大會自詡公平正義,莫非還能以多欺少?”
“吳少俠此言差矣!盟主者,理應廣交五湖四海之英雄,結識三山五岳之豪杰,若是高高在上,孤家寡人,縱使他武功再高,又如何能擔當盟主大任?”金復羽辯解道,“更何況,洛府主朋友不多,宿敵不少,更是犯了江湖大忌。試問,執江湖牛耳的武林盟主,豈能到處結仇?”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洛天瑾橫眉冷目,言辭別有深意,“并非洛某喜歡到處結仇,也可能是有人想趁人之危,落井下石。”
“哦?”金復羽似笑非笑地問道,“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墻之下’,洛府主若真是行的端、坐的正,又何來‘危難’一說?”
被金復羽冷嘲熱諷,咄咄相逼,洛天瑾不禁怒從心起,惡向膽生,臉色變的愈發陰沉。
“諸位稍安勿躁!”
突然,徐清年的聲音在一片嘈雜中響起:“金塢主所言不錯,但吳少俠也言之非虛。若是以多欺少,一哄而上,華山論劍豈不是變成市井撕斗?再者,武林大會絕非解決私人恩怨的地方,事關中原武林的前途命脈,必須公正嚴明,不容徇私。豈能兒戲?豈敢兒戲?若是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不順眼,哪里還有半點武林大會的威嚴,簡直不成體統。”
“徐老所言極是!”人群中傳來幾聲附和,“不知徐老有何高見?”
“古語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而武林大會亦有武林大會的規矩。”徐清年正色道,“實不相瞞,老朽為求公正無私,專程翻閱百年前有關武林大會的古籍典傳,尋得一法,甚是公正,因而決意效仿。”
此話一出,金復羽的眼神陡然一變,一股若隱若現的擔憂之意悄然浮現在他的臉上。
與此同時,忐忑不安的洛天瑾不禁心生希冀,眉宇間的陰霾頓時消散許多,忙問道:“敢問是什么法子?”
“生死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