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秦衛昨日信誓旦旦地告訴自己,皇上對其另有安排,二人共事時日無多,可眼下接到的圣旨竟與秦衛所言大相徑庭,令群疑滿腹的柳尋衣再添一道困惑。
“柳大人,還不接旨謝恩?”
在旁人的小聲催促下,柳尋衣幡然醒悟,來不及多想的他趕忙跪倒在地,畢恭畢敬地叩拜道:“謝主隆恩,微臣領旨。”
“恭喜柳大人官拜上將軍!”
“柳大人年輕有為,前途必將不可限量!”
“柳大人為朝廷拋頭顱、灑熱血,加官進爵實至名歸,可喜可賀!”
“恭喜!恭喜!”
……
一時間,眾人紛紛圍上前來,爭先恐后地向柳尋衣舉酒道賀。
然而,身為主角的柳尋衣本應遂心如意,喜出望外,但他卻神思恍惚,心緒不寧,總感覺此事如夢幻泡影,來的有些突然,有些容易,甚至有些不可思議。
此刻,他的內心千頭萬緒,不知其味:難道皇上真的如此大度?難道朝廷對云牙鎮的事既往不咎?為何榮王爺只說“一路送親不辭辛勞”,卻對漠北發生的事只字不提?殊不知,自己在“那達慕”與蒙古人切磋比武的光榮事跡早已傳的街知巷聞,家喻戶曉。榮王爺究竟是無心遺漏……還是故意不提?
雖然心有千千結,卻架不住眾人如潮水般的熱情,柳尋衣的憂慮轉眼湮沒在觥籌交錯之中。
“諸位,現在恭喜柳尋衣……也許為時尚早。”
正值熱情洋溢,興會淋漓之際,一道蒼老的聲音悄然響起,將眾人的興致生生打斷,同時引來一道道狐疑的目光。
面無表情的錢大人緩緩起身,不陰不陽的表情、不喜不悲的眼神、不咸不淡的語氣,無一不與當下的喜慶氛圍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見狀,在場除榮王爺、賈大人等少數朝廷重臣依舊安之若素外,其他包括柳尋衣在內的所有人無不暗吃一驚,心中隱約升起一絲不祥的預感。
看這架勢,似乎今日這場“重陽宴”的壓軸好戲并非皇上對柳尋衣的封賞,而是接下來即將出現的未知一幕。
雖未明言,但氣氛突然變的壓抑而凝重,令在場不少人心生遐想,更有一些察言觀色的“老狐貍”漸漸領悟出錢大人的弦外之音,開始下意識地疏遠柳尋衣。
不明真相的柳尋衣突然靈光一閃,趕忙將若有所思的目光投向趙禥,卻見他用一雙滿含悲愁的眼睛深深凝視著自己。
見此一幕,柳尋衣登時心頭一沉,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危機感自心底溢涌而出,并迅速襲遍全身。
“朝廷功過分明,賞罰有秩。對于功勞,皇上不會無視埋沒。對于罪過,同樣不會包庇縱容。”鴉雀無聲的景云館內,錢大人再一次打破沉默,態度愈發凌厲,言辭愈發尖銳,“柳尋衣,你可知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