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妹啊,一言難盡啊。”
“奴顏兄既然到了我的府上,這難盡也就道一道吧”
“上官儀不通情理。”
“噢,這么大罪過?”
“唉,如今天下大亂,各地硝煙四起,群雄爭霸。朝廷橫征暴斂,獨斷專行,已然民心盡失,而今我等坐擁雄兵三十萬,蒙恬將軍蒙冤受屈,此時不報,更待何時。”
“蒙恬將軍是很冤枉,靜秋對此事也是義憤填膺。”
“我就說弟妹一定是明事理的人。”
“可是我卻沒有聽出來,這事和上官儀不通情理有何關系。”
“唉,兄弟們覺得索性就反了它狗兒的,推翻了這狗朝廷,咱們自家坐這江山,豈不美哉。這上官儀頭發長見識短,死活不同意,還說除非郭夫人豎起一桿大旗,她才同意。否則,寧可隱居山林,做個山野村婦,也不攤這渾水。”
“儀兒真是高看我了,如今我只想養育胤兒長大成人,功名利祿我已無心貪圖。不過奴顏兄,儀兒的話,你也不要一點不聽,小心成了別人的馬前卒,炮灰。”
“謝謝弟妹仗義執言,我等反意已決。山高路遠,江湖險惡,不知道愚兄還能不能全身而退,懇請郭夫人照顧賤內及賤內腹中孩兒,愚兄就此謝過了。”
奴顏撩起戰袍,雙膝跪倒。靜秋被奴顏這突然的舉動怔住了,思緒稍微一停頓,便急忙扶起奴顏。
“照顧兄弟家人,靜秋義不容辭,奴顏將軍既然此意已決,我也就不再規勸,不過人心險惡,刀劍無眼,奴顏兄未來疆場廝殺,一定要分外小心。”
“郭夫人教誨,愚兄記住了,近日,我就派人將儀兒母子送來,郭夫人大恩,奴顏無以為報,待到功成名就時,一定不忘托孤之恩。愚兄就此別過。”
奴顏一個抱拳,沒在多說,轉頭離去。靜秋看著奴顏的背影,心中不免感慨。當年延慶村把酒言歡,打谷場策馬較量,現已時過境遷,物是人非。偉晨戰死沙場,留下他們孤兒寡母,個中滋味,只有她自己明白。奴顏兄此去,也不知道是福是禍,上官儀又身懷六甲,真希望他們一家三口有重逢的一天。
話說奴顏三十萬大軍,兵分三路,西出甘肅岷縣,東出遼寧遼東,中路從今山海關入關,一路過關斬將,良言游說,期間又收編陳勝吳廣殘部,聲勢浩大,不言而喻。劉邦部,項羽部,奴顏部等各路反王猶如滔滔江水,披荊斬棘,殺向秦都城咸陽。
公元前206年劉邦入陜,秦三世子嬰出城降漢,秦朝滅亡。
公元前203年,奴顏部與劉邦部在榆林地區展開決戰,奴顏部因內部爭權奪利,派系林立,戰斗力銳減。而劉邦大將韓信則慣用離間之計,善于不戰而屈人之兵。僅僅半年時間,奴顏部就四分五裂,各自為戰。韓信給奴顏修書一封,意為目前戰局已定,沛公仁義睿智,知人善用,何不早日歸順,來日加官進爵,萌蔭子孫,光耀門楣,豈不美哉。
奴顏本來就厭倦了你爭我斗,爾虞我詐的局面,加上自己也確實無力挽回這敗局了,何不撈個順水人情,給子孫積點陰德呢。想到此處,便回書一封,答應了韓信的勸降,成為沛公屬下將官。
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自刎于烏江,從此,楚漢相爭落下帷幕,劉沛公建立西漢王朝,史稱漢高祖。
此時的奴顏,日夜思念他的儀兒以及從未謀面的兒子,整天借酒澆愁,魂不守舍,不思進取。高祖看在眼里,卻喜在心頭,便傳奴顏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