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賢真人答曰:“你進關全仗吳鉤劍,不負仙傳在九宮。”
韋護也來問道行天尊:“弟子佐姜師叔至孟津,可有妨礙?”
只聽道行天尊言道:“你比眾人不同,豈不知你:歷代多少修行客,獨你全真第一人。”
雷震子來問云中子曰:“弟子此去,兇吉如何?”云中子曰:“你兩枚仙杏安天下,可保周家八百年。”
楊戩也問玉鼎真人:“弟子此去如何?”玉鼎真人道:“你也比別人不同:修成**玄中妙,任爾縱橫在世為。”
李靖來問燃燈道人曰:“弟子此行,兇吉如何?”燃燈道人答曰:“你也比別人不同:肉身成圣超天境,久后靈山護法臺。”
黃天化問青虛道德真君:“弟子此行,兇吉何如?”道德真君一見黃天化命運不長,面帶絕氣,低首不言,然而心中不忍,真是可憐。道德真君復向黃天化言曰:“徒弟,你問前程之事,我有一偈,你可時時在心,謹記依偈而行,庶幾無事。”
青虛道德真君見黃天化來問前程歸著,欲說出所以,恐他不服;欲不說明白,又恐他誤遭陷害,真君沒奈何,只得將前去機關作了一偈,聽憑天命。真君作偈曰:
逢高不可戰,遇能即速回。金雞頭上看,蜂擁便知機。止得功為首,千載姓名題。若不知時務,防身有難危。
道人作罷偈,黃天化年少英雄,哪里將這箴言放在心上。只見土行孫也來問懼留孫,懼留孫也知土行孫不好,他還進得關,死于章葵之手,也只得作一偈,于土行孫存驗。偈曰:
地行道術既能通,莫為貪嗔錯用功。攛出一獐咬一口,崖前猛獸帶衣紅。
懼留孫作罷偈,土行孫謝過師尊。
十二金仙與姜子牙作別,各回山岳而去。姜子牙同武王、眾將進西岐城,武王回宮,姜子牙回帥府,大小眾將伺俟三日后下教場聽點。
次日,姜子牙作本謝恩,上殿來見武王。姜子牙金幞頭,大紅袍,玉帶,將奏本呈上。只見上大夫散宜生接過來奏本展于御案上,姜子牙俯伏奏曰:“姜尚何幸,蒙先王顧聘,未郊涓埃之報,又蒙大王拜尚為將,知遇之隆,古今罕及。尚敢不郊犬馬之力,以報深恩也!今特表請駕親征,以順天人之愿。”武王曰:“相父此舉,正合天心。”忙覽姜子牙所呈表章:
大周十三年孟春月,掃蕩成湯天寶大元帥姜尚,伏以觀時應變,固天地之氣運;殺伐用張,亦圣神之功化。今商王受不敬上天,荒淫不德,殘虐無辜,肆行殺戮,逆天征討,天愁民怨,致我西土,十載不安,仰仗天威,自行殄滅。臣念此艱難之久,正值紂惡貫盈之時。天下諸侯,共會孟津。蒙準臣等之請,許以東征,萬姓歡騰,將士踴躍。臣不勝感激,日夜祗懼,才疏德薄,恐無補報于涓埃;佩服王言,實有慚于節鉞。特懇大王大奮乾剛,恭行天討,親御行營。托天威于咫尺,措全勝于前籌,早進五關,速會諸侯,觀政于商。庶幾天厭其穢,獨夫授首,不獨泄天人之憤,實于湯為有光。臣不勝激切倦望之至!謹具表以聞。
武王看完奏表,問姜子牙:“相父此兵何日起程?”
姜子牙道:“老臣操演停當,擇吉日再來請駕起程。”武王傳左右治宴,與相父賀喜。君臣共飲,姜子牙謝恩出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