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臨河,劉皇帝還親自帶著人,前往原武,視察河防,董淳自然也得以隨行。
楊林堤上,劉皇帝迎風而立,腳下便是濤濤大河,滾滾東流,能夠明顯感受到那股彌漫在天地間的蕭索與寂寥。
耳畔盡是風聲水聲,劉皇帝目光也平靜地落在腳下那東流的河水。這個季節的大河,水位已經很低了,湍急仍是其本色,但更加內斂了,河中也能望見不少沿河東去的船只。
河汴之上的航運實則早就已經恢復了,在經過水情期間的停滯之后,又重新煥發出旺盛的生命力,運載需求與運載市場也迎來一個大爆發。
原本劉皇帝東巡,坐船是第一選擇,不僅舒適,速度也快,也能直達開封。不過,劉皇帝還是選擇更加穩妥的陸路,這才是他的本性,有些冒險,或許真的只是作秀罷了,對于自己的安危,劉皇帝怎么可能不上心。
腳下的大河,就像被馴服的猛獸,沿著河道東流,劉皇帝也在駐足良久之后,發出感慨“兩個月前,可曾想到,這湯湯河水,竟有如此溫順的時候大河滋潤了這片土地,孕育了我們的文明,但發起怒來,也是一點不留情面啊”
“水火無情啊”趙普在旁聽了,應道“這大河之患,已是愈發深重了,若非陛下當初決意整治,只怕河患爆發將更加頻繁,沿岸百姓誓必飽受其苦”
趙普這輕描淡寫間,還是帶著些對劉皇帝的恭維,畢竟當初,在國家那般艱難的情況下,劉皇帝還盡力支持王樸進行河渠的治理。雖然治黃河只是附帶,并且主要目的還是為南征的交通做開辟準備,但治河的確確實實做了的,咬牙去做。
不過,劉皇帝顯然沒有沉溺在過去的那點成就當中,擰著眉思索一陣,然后踩了踩腳下的長堤,道“光修堤堵塞,還是不夠的啊老祖宗早就指明了道路,治水還得靠疏導,圍追堵截,終究是治標不治本,行洪泄洪問題,還是該多想辦法”
劉皇帝這話,也有點假大空了,世上不只他一個聰明人,看出問題的人也不在少數,只是,現實條件、技術水平等等因素,都難以滿足太完美的目標。
聽劉皇帝這么說,趙普朝一旁的董淳使了個眼色,示意他該有所表現了。見狀,董淳這才慢條斯理地拱手應道“陛下,從開國之初,朝廷便開始治河,二十多年下來,也積攢了不少經驗。
鄭州的治河,也都是依照工部規定的方案進行,不只是腳下長堤,還有定期清淤疏浚,廣植榆柳,興建水庫,開挖溝渠。前者河水暴漲,這些工程,都起到了不俗的作用,全境始安”
聽他這么說,劉皇帝臉上終于掛上了點笑容,扭頭問道“鄭州境內,沿河一共種了多少樹木了”
對于這些,董淳倒是記得清楚,不假思索答道“回陛下,二十年間,前后所植有三百余萬株,只是最終成活成長的,不足一半。”
“似乎也不是很多嘛”劉皇帝眉頭稍微皺了下。
事實上,官府引導鼓勵百姓植樹,大規模鋪展開來,還是近十年的事情,很多官員,都將此事當做是一項政績來做,哪怕有些吃力不討好。
“此事臣倒略知一二”趙普說道“大抵是受限于植樹所需株苗,因此,縱然官府積極,百姓不遺力,也難有大的突破。鄭州這邊的情況,已然堪稱良好了”
“此事記一下,朝廷該想辦法解決”劉皇帝指示道。
“是”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