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下之見,如今得中狀元,恐怕都不需在部司衙門觀政歷練,直接便能拜為州府大吏了”
“那徐士廉可是白費功夫了,冒死敲響登聞鼓,非但難列三甲,反而貶到豐州那苦寒之地了,也不知是否還有回中原的機會”
“這也怨不得旁人,誰教他心高氣傲”中年人不屑道“沒有證據,中傷主考,這可是犯忌諱的事。更何況,據說他之所以沒被錄取,是因為在策論中,批駁朝廷政策,甚至隱隱非議今上,如此,朝廷豈能容之
就沖這一點,朝廷沒有下獄問罪,就已經是寬容了。可笑這徐士廉,還自覺不公,受了舞弊之害,去敲登聞鼓”
“此言有理”有一人附和道“在下也聽說過這徐士廉,確是個恃才傲物的人。倒是武濟川,人雖丑陋,文章應該還是不錯的,受此無妄之災啊狀元沒了,前途也晦暗不明啊”
“這也未必”中年人卻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據說,考試之前,武濟川曾攜禮去拜訪過李大學士。只是,據他本人說,因為樣貌丑陋,自慚形穢,未敢登門,最終把帶去的禮物消受了,為免人恥笑,回到宿處后謊稱拜訪過。這樣的解釋,聽起來,諸位不覺得過于荒唐了”
“難道李大學士真的徇私了”有人聽出了話外之意。
聞言,中年人頓時表情一板,連連搖頭“我可沒這么說,此事,朝廷早有公示只是,還聽說,就在昨日,朝廷頒布制命,以李大學士南下江陵赴荊湖北道布政使,這其中有什么枝節,就不是我們能夠揣測的了”
此言落,有人迷惑,有些會意,也有人感慨。
“要說幸運的,得是試卷二審后,新錄取的九名進士,原本他們是沒有資格的,結果受此事影響,朝廷干脆把兩次閱卷所得的三十九名進士全部錄用了”中年人嘖嘖感嘆,似乎在羨慕那些進士的運氣“已經有人在說,徐士廉就是蠟炬,燃燒自己,光芒卻照向那九名落第士子”
此言落,引得哄堂大笑。
中年人則繼續道“同樣是落第士子,那上百名鼓噪皇城鳴冤叫屈者,就要倒霉了,聲名、仕途盡毀啊上百人啊,朝廷也是夠堅決的,竟無絲毫容情,這些人,如今只怕是后悔莫及啊”
劉皇帝指示下的禁錮,可不僅僅只是禁止那批士子將來參加科考,這代表著他們幾無上進的可能了,沒有意外,基本完全沒有未來可言了。
其中,可能還有一些在地方為吏者,而有了這樣一條劣跡,能否保住此前的吏職,都是未知數,但很有可能,是保不住的,地方上的官員們,可不會逆著朝廷的意思來,尤其個中還有皇帝的意志。
即便能夠保住,今后的升遷、調動,恐怕也很難被考慮進去。他們中大部分的人將來,都將碌碌無為了。
科舉只是士子們當官求進的一條通天途徑,但并非唯一,而朝廷禁令一下,縱有千百條仕途上升的路徑,也與那上百名士子無關了。
這番解釋,也讓在場不少人唏噓不已,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