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顯的言不由衷,趙匡胤輕笑道“是為稅制改革的事吧”
趙匡胤雖居公府,但對朝里朝外的事情,可都了解得很,即便不主動過問,也有這樣那樣的人,會主動把消息情況透露給他。
聞問,趙匡義默然,還是點了點頭。沉吟幾許,道“時下稅改推進,進展十分緩慢,各項事務阻力重重,朝廷內外反對意見很多,李昉又不能協調平復各方,眼見改革陷入遲滯,我有心主動接過這項差事,但是陛下不允今日,我聽說,陛下召趙普還京,如今,人已過開封,正在西來,三兩日內,應該能夠抵京”
趙匡義話說得不多,但透露出的信息內容卻很多,趙匡胤終于放下酒杯,認真地思量片刻后,方才道“你有些著急了”
趙匡義聞言,又是一陣沉默之后,方才嘆息道“我也知道,但若不主動爭取,永遠只在原地徘徊遠者不論,從趙普到宋琪,從宋琪到李昉,如今陛下寧肯讓趙普回京,也不肯給我機會一面用我,一面又死死地壓制我,實在讓人難以接受”
“這不是陛下向來的用人風格嗎”趙匡胤輕聲道“我還是那句話,你要多些耐心”
“二哥,我也快知天命之年了”趙匡義道。
聽趙匡義這么說,趙匡胤也沉默了,良久,方才有些疲憊地道“稅改一啟動,朝中人心各異,局勢波詭云譎,當此時,你該謹慎而為,小心對待,不要有過多動作。當年盧多遜一案的教訓,還不夠深刻嗎有些事情,急是急不來的”
“我明白”趙匡義嘆道“只是心中實在不甘啊”
“黨進、楊光義、王政忠、劉守忠那些兄弟,近來有找過你嗎”看著趙匡義,趙匡胤問道。
聞問,趙匡義頷首“找過”
“怨言頗多吧”趙匡胤嘆道,想了想,有些鄭重地對趙匡義叮囑道“你替我給他們帶句話,讓他們善加珍重老兄弟們,難耐歲月侵蝕,一個個都陸續凋零,逐漸去了,剩下的已經不多了,讓他們好生養老吧,不要貿然參與朝廷事務,更不要試圖與朝廷大政對抗。
尤其是黨進,讓他注意收斂自己的脾氣,安享晚年吧比起血脈延續、子孫福蔭,些許田畝錢帛之物,又算得了什么”
顯然,這話也有勸告趙匡義的意思。同時,讓趙匡義去帶話,也隱隱有一種轉移政治資源,托付后事的意思。
趙匡義想了想,鄭重道“是我會把話帶到的”
本章完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