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外春光,分外明媚,但大漢的諸多勛貴們此時可沒有多少心情來欣賞這大好風光。雖然神色各異,但大多在回味適才功臣閣內劉皇帝那番談話。
總的來說,受益頗多,大開眼界,同時也不少震懼。劉皇帝那番話,對在場的功臣勛貴們而言,還是有具備莫大的沖擊,極大地震撼了他們。
既在內容,也在態度這還是頭一次,在公開場合,當著諸多外臣的面,毫不收斂,露骨地講他的興亡之論,輸出他的歷史之辯。
并且,毫不留情地,撕碎了由劉皇帝自己、貴族、官僚及普天之下所有食利階層羅織的那件光鮮亮麗的外衣,露出里面血淋淋的真實。
雖然劉皇帝的那些想法與觀點,很多人都不認同,甚至覺得委屈、郁悶,就因為這這也能說服人乃至于,覺得劉皇帝的那些念頭很奇葩,很幼稚
但同樣的,他們也深深為之擔憂,當全天下最有權勢、最具威望的人耍起流氓時,何人能制之而身為“普通人”的他們,又當如何應對。
時至如今,幾乎所有人都看出來了,劉皇帝是真的老了,身體是真不行了,也堅持不了多少年了,他漫長的統治生涯已然進入末期,正在走向結束。
然也正因如此,方讓這些公卿勛貴們不得不認真考量,如何順利安穩地度過這“后開寶時代”。i劉皇帝從來不是一個安分的主,這與年紀、身體狀態無關,若全無保留信他嘴里的話,那才是真的蠢。
同時,這樣狀態的劉皇帝也最不好惹,最為危險,畢竟,誰也不想拿自己乃至整個家族的命運去堵劉皇帝這段最后的時光漏勺。
今日劉皇帝的話很直白,雖然口口聲聲稱他們手足子弟,視他們為帝國根基與嵴梁,但又毫不收斂地表露其猜忌,猜他們居心叵測,忌他們禍國虐民。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對于他們這些人,劉皇帝并沒有采取那些殘酷的、駭人的、慘痛的手段的意思。
擺在面前的,就那么兩條路,嚴格得說只有一條路,不管去邊地從軍打仗,還是到各封國墾殖開拓,都是對外發展,想要再向過去那般,坐著躺著對內剝削壓榨,顯然是不可能了。
至少劉皇帝還在世期間不大可能了,依劉皇帝的性子,既然擺出了選擇,那么接下來必會死盯著此事,如再犯事,面臨的恐怕就是最嚴厲無情的打擊。
此前雖有各種“依法處置”,但在事情不是特別嚴肅,情節不是特別深重,涉及到勛貴核心成員之時,不管是劉皇帝還是朝廷在處置結果上,總歸是留有那么一絲情面的。
就如平原公孫立,他的親戚故舊過去搞出了那么多是非,但真正被重懲的只有其幼子,至于其他人等,雖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但終究只是些枝葉罷了。
今日劉皇帝又拿孫立來當反面教材,還特地點出他那個在西北吹沙子的愛子,其中的警示意味已然十分明顯。
因此,留給勛貴們的選擇余地并不多,但至少還有。聰明人都知道該怎么去做,如石守信、曹彬等機靈者,腦子里已然形成了“立足國內,發展封地”的“戰略”規劃
聆訓勛貴們成群地聚在一起,緩緩離去,一同承受著今日劉皇帝所言帶來的沖擊,不時小聲議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