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寶初年的大小戰役,每一次李重進都會主動請命,但也都沒有撈到什么出眾的功勞,一直到開寶北伐,李重進已近五十,仍舊積極請戰,希望通過這樣一場戰爭獲得軍功,爭取榮譽,升升爵,提提待遇。
為此,不惜與小輩一道擔任危險且辛苦的先鋒差遣,結果出師未捷,舊疾復發,轟轟烈烈的開寶北伐,最終成為了一個看客,還是在靠近戰場的地方
開寶北伐之后,即便意志堅定如李重進,也不免心灰意懶,在開寶十年便開始隱退,先是自請調出禁軍序列,被安排到燕山南道擔任副都指揮使,兩年后徹底退役,離開待了大半輩子的軍隊。
退出軍隊的李重進,開始步入政壇,并且到了地方官府,直接便從州長官開始做起,考慮到他沒有治理民政的經驗,當年趙普是打算在道司中給他安排個虛職先掛著,但李重進背景夠硬,資歷夠老,最后跑了個商州刺史的實職。
然而,李重進終究只是個武臣,統軍尚可,在治政上,實在沒有什么可稱道者。一沒有經驗,二少耐性,三還一心想著做事出成績,最后結果,出的自然是亂子。
就在當年,因此秋稅收繳之事,李重進行事過于操切,作風過于粗暴,結果激起了民變,為撲滅民亂,他又選擇強硬鎮壓,搞出來幾十條人命
于是,當了不足半年的商州刺史,直接被奪職,李重進也由此徹底淪為一個閑人,并且一閑就是十幾年。
這十幾年,與一些勛貴不同,李重進在歸養之后,很安分,也很適應,畢竟不亂軍旅還是仕途,經歷的挫折起伏太多了,退下來之后,反而看開了,竟然參悟出一些澹泊之志。
因此,李重進不是勛貴中日子過得最滋潤的,但絕對是最舒適、平靜的
如果西京有一張實時的熱搜榜,那康寧桉絕對位列榜首,一道驚雷霹靂,朝野俱動,許多平日里不顯山不露水的人都冒出來了,以一種讓人驚詫、意外的方式。
沒有例外,李重進等陽邑侯府的原因,同樣與康寧之事有牽涉。原本李重進是不打算來的,但架不住同樣有幾個不成器的兒孫,流言蜚語的,里里外外都施加著壓力,逼得李重進不得不上門商討一番。
郭、柴這一大勢力集團、兩大家族,如今的聲勢自不如以前了,但只要宮還有郭寧妃,宮外還有兩國公那便還是最顯赫的家族之一。
而數遍兩大家族當權之子弟,能夠讓李重進折腰登門的人,也唯有張永德了,這二者算是勢力集團中輩分最高同時資歷也最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