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宮沒有興建完成之時,他若是貿貿然上報,把申州這攤子事捅出來,那不是在打皇帝的老臉嗎誰要建離宮,這是最初的問題,也自然而然地與申州等地的官民困弊相聯系起來。
屆時,行宮還修不修了很多事情,大伙都知道,但都不說,不說,也就約等于不存在了。比如申州問題,不同于一般的貪腐抑或盤剝百姓,這是與老皇帝天子威儀掛鉤的,行事之前,王玄真必須得考慮其中的政治風險。
一直以來,皇城司的職責與義務,都貫徹著一點原則,為皇帝服務。在武德司諸項事務內,第一等的要務,永遠是皇帝的差遣,再次就是危害皇權與國家安全的輿論、陰謀、叛亂等等。
至于地方官員的行事作風,如何貪暴等等,則不在武德司的重點監察范圍之內,過去每一次大反貪,武德司基本都深入參與其中調查,最主要原因也是來自皇帝的授意不能違背罷了。
基本上,官僚們如何窮兇極惡,地方的武德司吏員們是不大管的,管也管不過來,畢竟沒有治權,只是默默記錄,揀重大的上報。真正重視起來的時候,也基本意味著事態已然危急
似申州之事,已經嚴重影響到民生安定,騷亂或許就在須臾之間,但是,站在武德使的角度,非但不能上報,還要幫襯著維穩地方,監控民情,以免發生騷亂。
王玄真也不怕被責欺君,天下這么大,武德司機構也那么龐大,收到地消息情報更是浩如煙海,有所疏漏也是正常,頂多向老皇帝自請一個失職之罪。
此時,王玄真甚至懷疑,對于申州的情況,老皇帝之前是否當真一無所知他覺得,更大的可能,是老皇帝心里清楚,只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先裝個糊涂罷了。
等到如今,行宮建好了,啟程駕幸了,見到申州士民百姓的苦楚,方才“幡然醒悟”,明察秋毫,適時地翻一翻舊賬。
這樣的猜測,實在有些犯上,把皇帝陛下也想象得太過腹黑與不堪了,但是作為武德使,大漢天下最大的情報頭子,做出這樣“理性”的懷疑,不也是很合理的嗎
而對王玄真而言,過去不便提,如今老皇帝親自問起,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情況變了,不只要上報,還要充分詳細地匯報,匯報時,連情緒都得把握好,得表現出一定的憤慨與沉凝。
至于匯報前需要“調查”多久,王玄真琢磨著,以23天為宜。武德使那靈活的立場是格外堅定,尤其在服務皇帝方面,體現著一個矛盾統一律。
不得不說,皇帝怎么做皇帝,臣子就怎么做臣子,皇帝的作風,也往往是下面臣子處事的風向標。
若換作以前,老皇帝還是那個英明神武的一代天驕,王玄真哪會有猶豫,哪敢有這么多的小心思與花樣,早就照直匯報了
本章完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