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徐王之后,再無人來“打擾”老皇帝了,不是不想,而是不敢,隨駕大部分的權貴都是精明而謹慎的,在事態尚不明朗之前,絕不會貿然動作,這也是老皇帝這些年帶來的壓迫。
“官家”夜愈深,老皇帝仍未就榻,連洗漱都不讓伺候,見狀,胡德又近前來,小心翼翼地喚了聲。
老皇帝還是一副怏怏的表情,聞聲,斜了他一眼“何事”
胡德知道此時的老皇帝最好別惹,但有的事情又必須由他確認,不得不做,因此低頭請示道“明日泰康殿宴會,是否如常進行準備”
老皇帝攜眾權貴入住泰康宮,算是行宮正式啟用,這自然是需要一個正式的儀式的,在主殿泰康殿舉辦一場御宴,則是早就擬定好的計劃。
只是現在,至少在包括內侍行首胡德在內的一些人眼中,此事似乎出現一些變化了。
而老皇帝聞之,反應稍微遲鈍了下,然后一臉疑問地道“自是一切照舊難道,出了什么事,連朕設宴款待眾卿的安排都要變動”
老皇帝那眼神,那語氣,都讓胡德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此時此刻,哪里還敢有二話,連忙端正態度,保證會同漢廷諸監使以及少府,將翌日的御宴籌備得妥妥當當的。
申州在大漢實在算不得什么大州,下屬僅轄三縣,除了州城所在的信陽之外,便是南接湖北的應山縣以及東臨淮西的羅山縣。
而羅山縣,顯然是發展得最差的,人口、經濟、文化方方面面都是如此,雖處大漢腹地,這就是個京畿道邊緣的一個貧苦下縣。然而,就這么個下縣,其民生在短短兩年之內,徹底走向滑落與沉淪,本就生活不易的黔首小民們,那彎曲的脊背上又加上了一道沉重的負擔。
緣由何在,不言而喻,而羅山縣民生之疲弊,小民之疾苦,用縣衙某一名職吏的話來說就是,沒有發生千人規模以上的騷亂,沒有出現百姓聚眾沖擊衙門的情況,就已經是小民克制了。
這名羅山縣衙職吏名叫王欽若,籍江南西道,長于鄂州,少有才名,智慧過人。
其從祖曾任鄂州刺史,其父也曾為縣長,也算是官宦子弟,有此出身,在學有所成之后,自然而然地開始尋求入仕,得到“賢長者”的一封推薦信后,便到羅山縣為吏。
從普通刀筆吏開始,到農官、稅吏,花了四年多的時間,終累升至羅山縣主簿,成功走通“吏轉官”的艱難仕途。
到如今,王欽若時間年二十九,仍然只是羅山主簿,不得升遷,這對志氣甚高的他而言,實在是蹉跎難熬。
同時,申州官吏體系下,王欽若也是少數對州政表達過明確反對、提出過明確質疑的官員
。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