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其表現,老皇帝目光冷淡,漫不經心地問道“你似乎很緊張”
“陛下天威所致,無不臣服,臣也是蕓蕓眾生之一員,豈能不懼”劉繼謙答道。
“屁話”老皇帝直接罵了句,語氣不屑,讓劉繼謙心肝直顫。
這就是劉繼謙見識的不足,熟悉老皇帝的人都知道,他這樣罵人的時候,往往說明事情并不嚴重。
“朕這里有一些奏報,都是關于申州以及你劉繼謙的,朕閱完之后,是大開眼界,你也看看”不再與之啰嗦,老皇帝順手就抓起案上的一疊本章,直接丟給下去。
奏章散落一地,其中一本還直接砸到劉繼謙頭上,不過,他卻是顧不得那點疼痛了,顫著手撿起打開。
看了一本,兩本,三本,然后再也繃不住了,叩倒在地,也不作任何辯解,直接求饒“臣有罪請陛下降責,不論如何懲處,臣絕無怨言”
這樣的干脆與果斷,其中分寸,也不是劉繼謙能夠把握住的,這世上有太多人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
徐王早早地就教誨過了,對老皇帝,不要去尋求辯解,他的事情,死中求生,要比詭言脫罪高明得多。
當然,徐王的分析是準確的,若是到這個程度,劉繼謙還要強辯一二,被激怒的老皇帝恐怕就沒有其他考慮了。
劉繼謙認罪得干脆,老皇帝表情卻嚴肅依舊,沖他訓道“朕看伱是昏了頭了誰讓你如此空竭倉廩,濫用民力的申州的民怨,朕在這雞公山中,都感受得到,你這個父母官不曾察覺
積毀銷骨啊申州士民,對你這個知州已是深惡痛絕,對朕又何嘗不深懷怨望,你不怕被戳脊梁骨,連朕的名聲也不顧及
逢迎諂媚,無所不用其極,朕要你這幸進之徒何用”
面對老皇帝這一番怒斥,劉繼謙也無多余反應了,滿臉惶恐,涕泗橫流,叩請道“臣有罪罪不容誅請陛下降罪”
對此,老皇帝依舊一副不依不饒的模樣,但話里的意味卻有些變化了“降罪如何治罪,罷官,還是斬首
你的命,能使覆水回收能改善時局能消解申州士民之怨還是能挽回朕的名聲”
老皇帝這一連串的質問,立刻讓劉繼謙心中一動,但不敢表現出來,只是繼續拜道“臣亦追悔莫及,然深知罪過重大,其責難逃,但求速死”
這個時候,老皇帝沉吟了下來,不再斥罵,而是默默地審視此人。看得劉繼謙手足無措了,方才開口道“到現在了,你還要在朕面前耍弄心機”
劉繼謙覺得,老皇帝此問,比那暴風驟雨般的責難還要嚴重,慌忙道“臣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