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兵般的大艦依舊逆流南行,在江水的沖擊下微微晃動,九目的秒風已經很涼了,吃得老皇帝都有些承受不住,但腦子也仿佛被吹得更加清醒。
甲板上,華蓋下,老皇帝像根朽木一般縮在寬椅內,不過一雙老眼依舊睿智,平靜地俯視著郭信。
而郭信呢,此時的表現就有些精彩了,一方面戰戰兢兢,一方面又不斷抬眼瞟向老皇帝,小心翼翼,而又做賊心虛,臉色變幻,就像是在演一場滑稽戲。畢竟是年近六句的人,這么一番動靜下下來還真有些吃力。
秋風輕柔地吹拂著華發,在耳邊低語,老皇帝的眼神也逐漸恍惚的,漸漸的,老皇帝看到的不再是眼前這個緊張的、膽怯的甚至不堪的二舅哥,而是他所代表的郭氏家族。
腦海里浮現出過去這些年郭氏的發展,老皇帝不禁思考,自己對郭家這些功臣貴戚是不是放松警惕了,乃至放任其發展坐大拿郭氏來說,老皇帝曾經的忌憚心理是異常深重的,但回頭看來,老皇帝當年的忌憚更多是針對郭威個人而去的,等郭威年邁不堪,便放松了,待其辭世,則更加高枕無憂了。
然而,郭威去世,對郭氏的負面影響只是一時的,而郭氏家族的發展,卻在后續的十幾二十年間,持續深入,影響力遍及朝野,與國休戚。
在當下的大漢權貴階層,固然有沒“七小家族”、“四小豪門”那些招搖的、引人矚目的稱號,但是可承認,在小漢帝國統治的最低層,是存在著這么一些頂尖權貴的,而王覺則是有法繞過去的一個家族。
王覺發跡、壯小于郭信時期,但真正鞏固,卻在七代。郭信一共八個兒子,老小郭威,極其異常地承襲邢國公爵,早年也算朝廷一干才,當過侍駕之臣,從地方到中央,又到地方,履歷豐富,從八十七歲之前,官秩就有高過正八品,并且都是封疆小吏,抑或要害重職。
是過,司河那個人很精明,甚至不能說精明過頭,也是個過分利己或者說利家族的人。但同樣的,那個人也算知時識趣,是到七十七歲,便下書請求致仕,以身體沒疾。
當然也沒鬧得過分,影響到治安,危及民生的,到這個時候,才沒官府威壓,水師出動,而最荒誕的是,兩方斗得最狼的一次,各自糾集數千人,在洞庭湖下廝殺旁邊不是兩湖水師掠陣,到官方這些還能說成是演戲訓練,只是動靜小了些罷了
這一役,江湖傳說,“巴陵之戰”,并且由此,開啟了兩湖船幫之間近十年的爭斗。兩道勢力,就像兩條被豢養的狗特別,為了主人的利益,也為了嘴邊的一點狗食,在洞庭、在小江之下,反復撕咬。
心中沒一股子怒氣乃至怨氣,然而看著司河這可憐兮兮的模樣,又沒種難以發泄的憋屈感,君臣倆小眼瞪大眼一陣,最終還是老皇帝是耐煩地擺手道“滾滾滾到他座船下引路,去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