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隨著帝國取消人頭稅,以及后期的稅制改革,再加朝廷不再將人口指標與升遷掛鉤,官府在這方面的關注自然緊跟著放松。
當然不是完全不重視,畢竟在任何時代,人口,尤其是具備足夠勞動能力的人口,都是寶貴的社會財富、剝削資源。只不過,對于相關犯罪的打擊是減弱是不爭的事實
大漢帝國在人口貿易方面的發展,最初實則是輸入型的,主要是國家恢復之初,國內勞動力不足,世祖皇帝與朝廷對漢族的自耕農們保護又相對嚴密。
于是,為了經營他們的土地,開始從外部想辦法,那時候,正值帝國對外拓殖初期,于是前前后后,官方朝廷各級職司衙門的職田、公田也缺勞動力民間有幾十萬的外夷以勞動力的形式輸入國內。當然,這一點后來被世祖皇帝嚴厲禁絕了。
隨著天下太平,人口大爆發,勞動力短缺得到解決的同時,也開啟了對外輸出,這同樣也是伴隨著帝國對外拓殖的深入。
需求決定市場,不管是北方陸地封國,還是南洋的海外封國,從建國之后,對于核心人口的需求都迎來了一波暴漲,即便幾十年后的如今,依舊處在一種饑渴的狀態。
而以常規的移民方式,成本又過于高昂,沒有哪個封國能夠扛得住。于是,一種更廉價、更高效同樣也不人道的辦法,逐漸成為了各國的選擇,或者說一些能量巨大商人,主動幫各國解決難題。
最初商人們膽子還不大,去交易的目標,多為蠻夷少民,南方以安南、廣南西道等等為人口來源,北方則是高麗、日本二國。
但是,這些人雖然對南洋諸國有用,但并不是那么地受歡迎,并且蠻夷嘛,總歸是廉價的。于是,為謀取高額的利益,一些人就開始把罪惡的雙手伸向漢人了
從最初的青壯勞動力,到如今有區別、目標地選取貿易對象,讀書識字、工匠、婦女這些,價值顯然要高一些,尤其是女人,行情是越來越好了,畢竟南洋封國陽盛陰衰的情況很普遍,土著女子很多漢族老爺們又看不上,又進一步推高了女人尤其是年輕漂亮女人的價格。相比之下,普通的農民、漁民以及不能足夠勞動力的兒童就要廉價很多
潘多拉的魔盒一旦被打開,就很難止住了,而現實的條件又給了從事這方面貿易商賈巨大的空間。一方面是海外封國的巨大需求以及利益誘惑,另一方面又是自世祖時代起就堅決推動的“移民政策”,幾相結合,一股潮流爆發了,一個黑色的產業也隨之蓬勃發展。
當然,像這種傷天害理的事情,不管從意識觀念,還是從道德法律上,都是批判、譴責加打擊的。但是,很多人心黑了,面上還是唇紅齒白的,有些事情又黑又惡,也完全可以披著一層正大光明的白皮去做,即便一時的污穢臭氣熏天,后面還可通過其他手段洗白。
對于從事人口貿易的商賈們來說,坑蒙拐騙也好,官商勾結、權錢交易也好,他們有的是手段,避過法律脆弱的監管打擊,把人集中到沿海的大小港口,然后一船就載走。
這項買賣,在北方封國實則也是流行開來的,只不過,海上的貿易顯然要更加蓬勃旺盛。需求同樣旺盛,運輸方便,同時比起北邊成本更低。
而可以想見的是,像這樣的貿易,注定是不人道的,也注定充滿了悲劇。對于貿易的商人來說,他們只管把人送到換錢,至于“移民”的生死健康什么的,都是次要的。
在早期的時候,還有所收斂,但當這條路越走越激烈,越走越瘋狂時,什么道德底線都拋之腦后了,最近十多年,則尤其瘋狂。在那一條條漢家兒郎用命開辟出的航道間,從一艘艘漢家海船之上,不知拋下了多少漢家子孫,沿途又不知有多少漢民的冤魂在泣訴
對于這些情況,帝國本土那邊,朝廷早有警覺,也采取了一定的防備、整治手段,然而,取一時之效可以,想要完全杜絕,基無可能。就一點,哪些是人口貿易,哪些是正規移民,便很難辨別。
除非朝廷徹底改變對外開拓的大政,斷絕海外聯系,禁止片板出海但與海外源源不斷輸入的龐大利益相比,一些人間慘劇,似乎又不是那么難以忍受了。
于是,禁止打擊可以,因噎廢食則大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