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阮是個喜好漢家文化的人,對漢人也有一些特殊的“感情”,繼位成為遼帝之后,便不顧諸大臣的反對,立他自開封搶的熟婦甄氏為皇后。
不過,圍攻幽州難下的情況下,也就不憋著其豺狼之心了,派軍大肆搜掠漢民,以其沖城。遼軍廠于野戰,短于城攻,自然不會以短擊長,去強打幽州。以往南侵作戰,胡騎主野戰剽掠,攻城這種臟活累活都是又契丹國內的漢人、燕兵去做,但是如今燕人反了,幽燕動亂,于契丹人而言真是莫大的損失。
按照耶律阮的初衷,幽州城強打不下,那便圍,困死趙延壽,城中那么多人,料想也堅持不了多久。但他顯然錯估了城中的情況,那場針對胡人的清洗,使得燕軍聚斂了大量的輜需,趙延壽又自涿、易補充了不少。以屠胡之故,城中的抵抗決心也格外強,就那么硬抗著,困城三月余,縱城中有百姓餓死,仍舊死撐。
趙延壽也是在城中宣傳,幽州若失,契丹人必屠城,這一點,大部分人都堅信,沒理由不相信。果然,把遼軍給熬退了......
撤退之前,耶律阮十分不敢地派騎兵,于涿、易搜掠,甚至有囂張者繼續向南,被慕容延釗、李筠合力擋了回去。
幽州這場鏖兵,以遼軍攻城未果北撤告終,但前后,遼軍除了耗費了大量物資外,兵力的減損并不大,但是,收獲也很干,可以用得不償失來形容。
契丹國內,經過這一年的大喜大悲的轉換,戰敗、內亂,又傾盡國力來取幽州,失敗。本就艱難的契丹,這個冬季,一定十分難熬,比大漢朝廷好不到哪兒去。
至于幽燕,雖然軍民合力,擊退了遼軍,但經此動亂,用民生凋敝都難形容其苦痛,各州滿目瘡痍,幾成廢墟。趙延壽報,幽州城內外,死漢民四萬有余,更遑論其他。本是秋收時節,田畝中的糧食,也大部分被遼騎搶掠、破壞,燕軍處于被挨打,只搶收到了一小部分。
今歲冬,幽燕可能還會死更多的人......
對幽燕的局勢,劉承祐實則早有過推演與猜想,但真當這樣的結果成為現實的時候,劉承祐有些自閉了。
拿著北邊發來的奏報,劉承祐只覺沉甸甸的,有些恍惚,他心里已完全沒了當初“奇計”告成的自得與喜意。基本可以說,幽燕之殤,皆出于他的手筆。
日后的史書上,定然會記上那么一筆,周王毒策亂幽燕,縱使用春秋筆法美化一番,此策背后的累累尸骨,是怎么都無法抹除的。
事實上,幽燕的漢民,在契丹統治的這十年中,勉強能夠用“安寧”來形容,至少,在幽燕境內,享有了十年的太平。
有那么一剎那,劉承祐甚至自我懷疑,自己的做法究竟對不對。
“我,是不是做錯了?”與劉知遠對案而坐,劉承祐沉著一張臉,低聲問道。
見他這副表現,劉知遠則直接呵斥道:“你什么時候這么軟弱了?當初,在朕面前,是怎么樣意氣風發地敘說幽燕之議的益處的?”
劉承祐面皮抽搐了下,以幽燕之亂,減輕北國疆防的壓力,換得大漢天下的穩定。說得,卻是挺輕松的。但是,這大漢江山,穩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