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如此畏敵如虎,何以抗拒漢軍?
漢營這邊,得知慕容延釗得勝歸來,天子劉承祐叫上將校,于營門親自相迎。
“區區小勝,怎勞陛下親迎!”就如往常,慕容延釗很是謙遜,謹守人臣之禮節。
“當得!當得!”親自將其扶立,劉承祐也做足了禮敬功臣的姿態。
雖然早從戰報中得知,此一戰俘獲頗多,但在營前,望著那大車小車,排到視野極處的糧食軍械,劉承祐還是不禁驚訝:“唐軍此番究竟攜帶了多少輜需?你這是要看花朕的眼啊,我們的營壘,只怕要被其填滿了!”
韓通則道:“這還是折損兩、三成之后的收獲......”
回營之后,劉承祐親自聽其匯報一番戰斗細節,自是夸獎一番。同時,對于寧死不屈,以身殉國的許文禛,倒也不吝于贊美之言。
同時,許文禛一拿下,劉承祐這邊也正可騰出手來,從容炮制陳覺軍。對于接下來的作戰方略,劉承祐早有通盤考慮,一切都在掌控中。當時,劉承祐便下令,以千騎巡弋左右,全軍就地休整,為殲滅陳覺軍做準備。
而唐軍這邊,在陳覺的統率之下,就貫徹一個“穩守”方針。到這個境地,陳覺等人,方才意識到,當他們動身北上,遠離合肥之后,便已陷劣勢,至于結寨于固守,只是無奈之舉。
當然,若是真能憑借隨軍的糧械,堅守久一些,或真給漢軍造成一些威脅。但是,當戰爭的主動權拱手送與漢軍之時,唐軍能扛多久,本就是個大問題。
并且,有一說一,陳覺從頭到尾,能始終如一,保持初心,死守頑抗,至少在戰術上,還是給漢軍帶來的些麻煩。
五萬余人的營壘,如欲破之,可不是靠嘴說說就行的,還是需要費些功夫的。而在壽春,已然屯兵兩個半月,對陳覺軍,他沒有耗下去的**,他要速破之。
在休整的兩日之內,接受慕容延釗的建議,劉承祐將俘虜的南唐軍民中江北人區分出來,又揀其指揮軍官,威逼利誘,令其為大漢效力。
允諾之,所有人登記造冊,只要為大漢立功,戰爭結束后,賞賜官職、勛爵、錢糧、土地。這世間,從來不乏帶路黨,但見漢軍之強盛,不少人都動心了,再加漢軍的威逼利誘在,短時間便征召起了三千多輔卒。
對于這些樂于投效的識時務者,劉承祐很大方,當場便封了幾個指揮使、賞賜以州鎮官職,頓安其心。而這些降軍的作用,只有一點,攻寨。
乾祐五年正月二十,漢帝劉承祐親率大軍,正式向屯于淝水之畔的偽唐陳覺軍發起進攻,以其臨水立寨之故,劉承祐又自下蔡、壽春調了一支水軍來助陣。
水軍一至,唐軍腹背受敵,漢軍猛攻兩日而破之,生擒偽唐主將陳覺,軍使咸師朗等以下數十將校投降。此戰,漢帝新設之懷德軍,死傷慘重,僅余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