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末將率輕騎在前突擊吧!”李彥勸道。
“軍情緊迫,哪能容你啰唣,蜀軍退,若作遷延,延誤軍機,放跑了蜀軍,如何交代?”藥元福:“我自往擊敵!”
“節帥——”
“你敢違我軍令?”藥元福扭頭怒視之。
“末將不敢!”老將固執起來的時候,屬將幾不敢與之對視。
“另外,將軍情通報與帥府,建議派遣后軍策應!”
“是!”
不再拖延,藥元福驅策健馬,領著三千余騎,卷起塵煙,朝西南方向的蜀軍追擊而去。裨將李彥無奈,卻不敢怠慢,一面差人向帥府報告軍情,一面領步卒,循其后而往。
寶雞城中,趙暉安坐堂案,不動分毫,不過老眉微蹙,自藥元福領軍出擊后,未見多少放松。
未己,向訓走了上來,拱手稟道:“都帥,已然整軍完畢!”
“星民,你當知道我為何讓你整軍吧!”趙暉似回了神一般,看著說問道。
向訓神色平穩,說道:“觀蜀將李廷珪,統軍作戰之能,雖難有出奇稱道者,但也算稍具其才。兩軍之間的形勢,可謂心照不宣。其既撤軍,對于我軍追襲,不會無備!藥公此去,能建功自是最好,若有異變,也不可不慮!”
再度上下打量了向訓幾眼,趙暉不由嘆道:“難怪,天子會讓你前來鳳翔!”
“就由你,率軍押后,接應藥公吧!”
“是!”
向訓領軍,還未盡出,便得知了蜀軍的動向以及藥元福的決策。心下有感,不禁生出幾分急躁,趕忙催促進軍,藥元福似乎是有意冒進。
在寶雞西南六十余里,濱臨固道水,有一村名東河,遠處山嶺起伏,林木茂郁,周遭卻還算平坦,如一洼地。一場針對漢軍追兵的伏擊戰,已然展開。
蜀軍主帥李廷珪,不只有備份,還打算在撤軍之前,打一場勝仗,好回川后交差。藥元福率輕騎,急追猛趕數十里,連破三道蜀軍殿后之兵,終于在東河村附近,咬上了蜀軍主力。然后,便陷入重圍之中,緊接著便是浴血相攻,白刃廝殺。
幾十年的作戰經驗,歷險無數,臨圍之際,藥元福并未過于慌張,判斷敏銳,果斷突上村東北一座坡地,臨高背水而御。而藥元福,果如其戰前所言,親自操刀,指揮殺敵,激勵士氣,以待援兵,穩穩地頂住數倍之敵。
李廷珪的中軍,就扎在村中,登高眺望,殺聲盈耳,隔得老遠,都能感受到廝殺之激烈。
“招討使,何將軍已帶軍,將漢軍步卒,圍于六里之外,正在攻殺!”軍騎來報。
“好!”李廷珪不由撫掌,難得地有些失態,北伐以來,他仗打得太憋屈了,嘴里笑道:“這些漢軍,太過囂張了,就這點兵馬,還敢冒進追我!今日定要給他們一個深刻教訓!”
“招討使,此處距寶雞過近,聞變,必有援軍南來!”麾下將領提醒道。
聞言,李廷珪直接下令:“傳令下去,全力攻殺漢軍,盡快結束戰斗,定要在漢軍援軍趕到之前,將之盡數殲滅。”
“漢軍無所依仗,我以數倍之軍擊之,看其如何擋!”李廷珪的語氣中,流露出了一種名為自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