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州的苻彥通,你當知曉吧!”
當然是頷首以應:“正是!其縱橫五州數十年,聲勢甚大,臣在辰州時,與溆州也有交往。”
“朕相邀苻彥通來東京小住時日,并封其為溆王。只是,朕雖然推誠置腹,苻彥通似乎對朝廷心存疑忌,不愿動身!”劉承祐好像一副當真可惜的樣子,滿目欣賞地看著秦再雄:“有鑒于此,朕方覺得,似秦卿這樣的豪杰忠良,十分難得啊!”
聞贊,欣喜的同時,秦再雄也不禁主動道:“陛下,臣愿意去溆州,替陛下勸說苻彥通!”
“那倒不用!”劉承祐輕敲著御案,悠悠說道:“朕現在考慮的,是對辰州的收治!”
稍微換了個姿勢,盯著秦再雄,劉承祐問:“與秦卿一番交談,朕所獲頗多。如欲治辰、溆五州,正需你這樣的明理識事的人才。而今大漢,施行文武分治,各司其職,不知秦卿是欲馭文治政,還是統兵經武?”
漢天子這副賢明的模樣,讓秦再雄頗為感動,竟然還參考他的意見。同時也很上心,考慮過后,秦再雄說:“陛下,臣識字不多,徒有一身武力,還是愿意領兵,為陛下沙場建功!”
“好!”劉承祐直接頷首:“朕允了,不過在此之前,朕還需要你回辰州,配合朝廷官員,對辰州漢蠻的編戶齊民!”
“是!”秦再雄也不加猶豫,恭順極了。
等接見完秦再雄,已至傍晚,暮色降臨,劉承祐干脆留秦再雄一道用膳。這個時候,秦再雄發現,皇帝的膳食,尚不如他在東京的吃喝。心有所感,這大抵就是傳聞中明君的表現吧,天朝有明君出,四方諸族,唯有伏首效忠,否則必取其禍,這中樸實的道理,秦再雄還是明白的,由此又打消了心頭的些許疑慮。
事實上,對于辰、溆諸蠻的治理,劉承祐當真沒有一勞永逸的想法,他不會天真地以為,政策下去,南蠻盡安。
凡是涉及到民族問題,哪里是那么容易解決的。劉承祐認識很清楚,他要的只是楚蠻歸治,歸漢制,進一步削弱其獨立性,如此足矣。
至于完全消除蠻酋、首領之類的影響,劉承祐根本不作那妄想。哪怕中原州縣,都飽受宗族、鄉黨之弊,還能冀望一干蠻民,完全接受朝廷的統治?
就拿秦再雄來說,他將部民全部獻出,接受朝廷的整治,然后做漢將,受勛爵,如此,只會使其名望更高。今后,在辰溆五州,可想而見地會崛起一個“秦氏”大族,對此,劉承祐看得很清楚,但不會去阻止,甚至會鼓勵。
但有一說一,劉承祐的辰州政策,對于民族融合,文化的交流發展,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當然,湖南畢竟有其特殊性,漢化情況良好,又有中唐以來的文化崛起,對朝廷的抵觸,不會那么大。
待到取得嶺南、西南,又將是另外一種處置政策了。很多時候,綜合因素下,羈縻政策,乃是最合適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