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當王殷抱著一種破釜沉舟,有死無生的決心時,所爆發出來的能量,是驚人的。年近六旬的老將,手執掉刀,身先士卒,連斬遼軍,身被創傷,似無所覺,戰意猶高。仿佛回到了十一年前,隨軍攻打杜重威時,箭矢中首,而折簇口中的風采。
王殷這老將英勇無畏的表現,是十分鼓舞士氣的,周遭將士,無不深受感染,慨然抵抗。
就這樣,在劉廷翰、王殷等將軍軍官的率領下,前寨的漢軍雖敗,但表現出了極強的韌性,當然,也是求生**的催動。
漢軍將士,也不管什么編制了,各自集結,就地抵抗,組成一塊塊小陣,眾者上千,寡者過百乃至數十,與遼軍展開搏殺。
戰場的形勢,就在這種亡命搏殺之中,陷入了一場完全混亂的狀態,不只是漢軍,突入的遼軍亦然。遼軍所仰賴的騎兵的突擊能力,遭到了極大的削弱與遏制,根本沖不起來,對于遼騎,漢軍是專盯著馬腿砍,逐漸將遼軍拉扯進一場亂戰之中。而很多遼軍,干脆下馬作戰,亂戰亂打,打成一鍋粥。
韓令坤這邊,被安審琦一通抽打喝罵,臉上的疼痛,比不上內心的羞臊,也不多說什么了,朝安審琦一禮,說了句:“陳留王在此,我無后顧!”
說完,帶著他那數百雄安軍卒,轉身向北沖殺回去,并且一路收攏敗卒,斬殺那些完全喪失志氣漢卒,再無反顧。
安審琦這邊,把五百重甲步軍也派上去了,這些人,是生力軍,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犀利異常。
他自身,則親自坐鎮后營,不再動彈。調動人手,在營前繼續設置防御工事,擺陣挖坑,沒有絲毫放松,不敢浪費前寨將士,淤血作戰,給他爭取的時間。
同時,自中軍、右寨調動兵馬支援。安審琦心里很清楚,一場亂戰,雖然打斷了遼軍的進攻節奏,但憑借著優勢的兵力,磨都能把前寨的漢軍磨死。
興捷軍石守信這邊,也收到了后撤的命令,帶著人,朝左寨縮回,牽制的遼騎不肯輕易放過,但通過幾輪弓弩的打擊,成功擺脫。不過,那數千河北邊騎,則繼續留在寨外,與遼騎游斗拉扯。
在其后,在保證防御的基礎上,石守信也派軍向前寨支援,如此,漢軍呈現出一種包夾前寨遼軍的姿態。
遼軍中軍,在得知寨中戰況后,耶律琮不由嘆道:“固知漢軍強悍,卻未料其堅韌至此,實乃大遼勁敵!”
不過,感慨歸感慨,面對這樣的情況,也沒有任何怯后的道理,手中的勢力還很強大,兵力充沛。再調軍入營參戰,下令寨內遼軍,重新集結進攻,盡快從亂戰中擺脫出來。
又各分兵兩萬,繞襲左右漢寨,擾而不攻,牽制其他漢軍,并加派一萬騎,去圍剿那支礙眼的河北邊騎。
其后,耶律琮下令,將他的中軍指揮前移,以激勵遼軍將士。遼軍的進攻,非但沒有減弱,反而繼續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