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劉煦此來,劉皇帝同樣給他布置了份作業,當然,更多的用意還是讓他長長見識。
表兄弟倆再游逛幾許,劉煦等高,忽指遠處一地,問道:“那是何處,煙火氣如此旺盛?”
左右皆不知,耿繼勛尋人察問一番,答道:“那是一座佛寺,叫臺城寺,在金陵名氣不小,據說是古雞鳴寺,信眾很多,此番金陵免于戰火,諸多百姓感念,爭相前往還愿,以致香火尤其旺盛!”
“免于戰禍,不念朝廷恩德,王師義舉,卻要去拜那佛陀,這是什么道理?”得到這么個答案,劉煦眉頭皺了皺,說道,言語間流露出少許不滿。
對于此問,倒沒人能給出一個回答。考慮幾許,說道:“金陵的佛道寺院,貌似不少吧!”
耿繼勛答道:“就我們近來在金陵城內所見過的,就有近二十處了!”
“早聽聞此地崇尚佛道之風甚是濃厚,李氏主臣也興建了不少僧道寺院,如今看來,確實不假啊!”劉煦感慨道,而后吩咐著:“南朝四百八十寺,不知如今的江南還有多少座佛寺樓臺,此事當調查一番。可以想見,其中與朝廷佛道寺院管理條制,必有不少沖突之處!”
“走!”吩咐了句,劉煦帶著人上前。
“將往何處?回下處?”耿繼勛問道。
“到那臺城寺去看看,既然見到了,就順便去拜拜!祖母年老,身體也愈見衰弱,我受其撫育厚恩,該當為她誠心祈福!”劉煦又嘆了一聲。
一直以來,太后李氏都是信佛的,作為跟在她身邊長大的劉煦,對于佛家實則并沒有太大的偏見。只是,此子早慧,在個人感情與朝廷制度上有沖突時,他還是選擇以公為先。
等劉煦一行人自臺城寺歸時,劉煦帶回了一份靈符,當然,這更多的是一份心意。同時,就他所觀,臺城寺是需要整改的,此座佛寺,里里外外,據說有三百多僧眾,雖然沒有細數,但顯然不少。
這就是所謂,我信你、敬你,不代表不整你......
回到下處,劉煦收到通知,太子劉旸設宴邀請金陵大臣,他作為同行的皇長子,也要一起作陪。當夜,兄弟倆配合得當,一個溫文爾雅,一個敏捷威嚴,盡顯天家英姿,對于江南文臣,起到了極好的安撫作用。
其后這些人就收到了通知,令其還家,收拾家私行囊,同李煜一道,舉家遷往開封安置。沒有任何反對的余地,他們這些人,也是大漢的戰利品,是需要送到開封,進獻與宮闕的。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還在于,讓這些官僚脫離江南的水土,消減他們對江南地區固有的影響。同時,更多的勛貴、大地主,也將在遷徙名單之內,別看朝廷對江南地區十分重視愛護,征伐手段也一直比較克制,但這樣的舉措,是不可避免的!
可以想見,江南地區的撫定,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還需要經過幾場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