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書之家長大,樂王妃胸中也有有些許文韜的。
“可我等討論之事,恐怕她也聽不懂,這聽不懂,對廣元侯的母親而言,難道不是一個折磨嗎”
“樂姐姐這句話就不對了。”
襄城公主輕輕開口。
她夫君是尋陽侯王敦,在明面上,王敦與王生關系是不錯的。
加之從某方面來講,瑯琊王氏與王生的關系是不錯的,利益上面,還是有共同點的。
既然是關系不錯,那她自然是要幫王生說話的了。
加之她平時最是喜歡文賦,而廣元侯又是這洛陽最有文才的俊才,她自然也很是傾慕的。
望岳之詩,她可有通讀過的。
“不會的東西,可以學,況且能夠教出廣元侯這般文氣的孩兒出來,張姐姐如何是那種粗鄙之人”
“這可不一定。”
在樂王妃身側,也有一個宮裝女子陰陽怪氣的說道“也可能是那廣元侯是文曲星轉世呢,既然是文曲星,那還用人教”
言外之意就是張氏什么都不是了。
“茂王妃也不必陰陽怪氣,不就是茂王的人得不到西征的名額罷了,何至于此。”
方才太極殿中的消息,已經是傳到了顯陽殿中命婦的耳朵里面來了。
這也是樂王妃茂王妃針對張氏的原因。
至于榮陽長公主,則是覺得王生的鋒芒蓋過了華恒,讓她的夫君得不到皇帝的重用,是故也把怨氣撒在了張氏身上。
在這個時代,女人是男人的附庸,即便是王惠風要她們不談男人的事情,但是男人的事情就是她們的事情,這些命婦又如何能夠置身事外呢
見到顯陽殿中的火氣越來越盛,王惠風眉頭微皺,只好說道“既然諸位無意聊家長里短,女紅事宜,不如便來彈棋罷了。”
所謂之彈棋,是一種棋類游戲。
這種游戲是西漢末年開始流行,最初主要在宮廷和士大夫中間盛行。
彈棋源于漢代。
彈棋初創時,僅流行于宮中,社會上還鮮有所見。
王莽新政末年,南方大饑,綠林發難于南,赤眉造反于東,農民起義推翻了王莽政權。而后,劉秀乘機而起,殺赤眉軍,建立起東漢政權。
在此大亂之年,彈棋由宮廷自然流入民間。
直至東漢章帝時,彈棋方在宮禁中復盛。
自此,喜好彈棋的人士越來越多,且以詩賦詠彈棋,或撰文論述之,為彈棋的推廣普及作出了貢獻。
晉人葛洪的西京雜記,曾對彈棋的創始作了記述。
該書卷二云“成帝好蹴鞠,群臣以蹴鞠為勞體,非至尊所宜。帝日:膚好之,可擇似而不勞者奏之。039
家君劉向作彈棋以獻,帝大悅,賜青羔裘、紫絲履,服以朝勤。“
由此可見,彈棋系士大夫階層所創,并因以解決“勞體“問題而取代蹴鞠引入了宮禁中。
同時,還參照蹴鞠對其局勢、規則作了某些改造。
沒過多久,便有宮女將彈棋的棋盤拿上來了。
棋盤是“局則荊山妙聯,發藻揚睬,豐腹高隆,憚根四頹,平如砒碉,滑若柔夷。“
即是說,棋局采用華美的聯玉料精工做成。正方形,局中心高隆,四周平如砥礪,光彩映人。
至于所用棋子,一般用“玄木北干,素樹西枝等木質精制而成。
而它的玩法,是“二人對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當,下呼上擊之“。也就是說以自己的棋子擊彈對方的棋子。
每一方的12枚棋子中,又分貴賤子各6枚。
玩時,大約是以一方的棋子擊對方的棋子。
“下者二乃敵一,用朱、墨以別焉既而抵戲者二人,則視其賤者而賤之,貴者而貴之。其使之擊觸也,必先賤者,不得已而使貴者“。
在24子中一半是紅色,即所說的“貴子“,一半是黑色,即所說的“賤子“。
玩棋的人都應先以賤子去擊觸對方的子,不得已才用貴子。
棋盤放上,眾人手握棋子,開始玩樂起來了。
不過彈棋雖然是一個好玩的項目,但在場的王妃公主又如何會沉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