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如自己的,張賓想了很久,只得說是基礎的東西,自己的這個主君懂得不多。
類似兵書,類似春秋,乃至于有些字,都還需要請教他。
雖然這個很奇怪,一個有奇才的人,居然是基礎很差的家伙。
但一想到這個人是洛陽王生。
或許
自己的這個主君,真的是文曲星轉世也不一定。
當然,也有自己的這個主君故意藏拙的可能性。
不過,這個可能性不大就是了。
“先生覺得好,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
王生向來是察納雅言的。
善于納諫,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張賓畢竟是謀士,而且不同的人,看問題的角度也有區別。
或許張賓有不同的見解也是說不定的。
“不好的地方”
張賓思索一陣,話也是說出來了。
“主君的處理,大部分是好的,但有一處,卻是有些莽撞了。”
“哦”
王生眼睛微亮。
“哪一處”
“主君不該與那王汶承諾,言之西征之前與他回復,所謂大丈夫,一言九鼎,主君若是食言了,恐怕”
這確實是一個莽撞的決定。
但
卻不致命。
拖字訣,是很好用的。
稱病即可。
這樣一來,太原王氏也不敢拿王生如何。
只是可能會受到太原王氏的嫉恨,之后歸宗之事,說不定的泡湯。
不過
王生依舊不擔心。
西征,畢竟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事情。
且不說現在隆冬寒日,天氣酷寒,路上的積雪,都行不得馬車。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要想打仗,首先要準備的,就是糧食問題。
在糧食問題方面上,如果不想動用糧倉里面的糧食,要想征糧的話,絕對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事情。
而且,信使到長安,到河間王那里,又需要時間。
在潼關被阻斷之后,信使為了安全起見,當然是要繞路了。
繞路,代表著時間延長。
寒冬行程,自然又會拖延時間。
一來一回之下,即便是信使全速前進,至少也要一兩個月的時間。
王生還有的是時間。
“原來是這個。”
王生呵呵一笑,再問道“本侯可還有其他笨拙應付”
“沒有了。”
這是缺點還是張賓雞蛋里找骨頭找到的,再找,就真的找不到了。
對于王生的想法,張賓也明白一些。
西征還有很長的時間,在這很長的時間之內,會有很大的變數。
第一個變數,是齊王。
所謂之渾水好摸魚。
如果齊王將司馬遹攪得頭昏腦漲,便是在這個時候,王生承認他是太原王氏的人,司馬遹恐怕也顧及不到王生。
王生現在是需要一個時機。
也就是要有一陣東風。
洛陽皇宮。
太極殿東堂。
晉朝皇帝司馬遹,此時的臉色很是黑沉。
他手上握著從齊國傳來的文書,篡得很緊,以至于羊皮文書,在司馬遹手上都起了褶皺。
“齊王”
皇帝咬著牙,一個字一個字從牙縫里面擠了出來,面目猙獰無比。
在一旁,不管是掌印內監,亦或者宮女小內監,一個個都趴在地上,瑟瑟發抖,不敢動彈。
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漂櫓。
成為皇帝之后,司馬遹的耐心,也被朝政上的繁瑣,一點點消磨了。
他現在想殺人。
殺很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