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直奔主題,陸機亦是直奔在主題。
“便是如此。”
聽到王生肯定之后,陸機從坐塌上起來,對著王生行了一禮,說道“我吳郡陸氏,乃媯姓田敬仲之后,本身尊貴,奈何在今朝,不被陛下所喜,闔族叔伯,皆為之痛心,如今陸機遇到君侯,便如千里馬之遇伯樂”
說起來,吳郡陸氏,卻是是有淵源的。
像瑯琊王氏,太原王氏一般,家譜都是可以追溯到始祖的。
當然,比之春秋戰國的那些貴族來說,這些世家顯然不夠看。
在春秋戰國,貴族,便是真的貴族。
但后來,貴族,不一定是貴族。
吳郡陸氏,乃媯姓田敬仲之后,見于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田齊十一世至齊宣王,其少子通封于平原般縣陸鄉,即陸終之故地,因以鄉為氏。
陸通謚元侯,生恭侯陸發,為齊上大夫,發生二子:陸萬、陸皋,孫陸賈為漢大中大夫。陸萬生烈,為吳令,子孫遂為吳縣人。
陸烈十世孫有陸閎,東漢時為穎川太守。閎生威,威生續,為揚州別駕。續生稠,為廣陵太守。稠生康,漢獻帝時官至忠義將軍,秩中二千石。
子儁為郎中,次子陸績為郁林太守,博學多識,星歷算數,無不該覽,作渾天圖,注易釋玄,皆傳于世。
陸康從子陸駿,官九江都尉,太學博士,生陸遜,為東吳大將,官至丞相。此后,陸氏家族遍布朝野。
比之瑯琊王氏這些,吳郡陸氏自然是大有不如的。
吳郡張氏,說起來起源應該是要比吳郡陸氏要尊貴一些的。
吳郡張氏相傳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實張羅以取禽獸,主祀弧星,世掌其職,子孫賜姓張氏。
周宣王時有卿士張仲,其后裔事晉為大夫。張侯生老,老生走翟,走翟生骼,至三家分晉,張氏仕韓,韓相張開地生平,凡相五君。
平子即張良,漢封留侯。良生不疑,不疑生典,典生默,默生大司馬金,金生陽陵公乘千秋,千秋生嵩。嵩五子,其四子張睦字選公,東漢時為蜀郡太守,始居吳郡。
與黃帝扯上關系,張良也是家中人。
吳郡張氏牌面肯定是有的。
在一邊,王生聽完陸機的話,心里也頗有感慨。
不愧是讀書人,這夸贊的話,都是不帶重復的。
“士衡之情,本侯知曉了,原本在西征之時,便給士衡兄留了位置的。”
“陸機,拜謝君侯。”
說著陸機對著王生行了大禮。
“不必如此。”
言畢,王生環視院中諸人。
“不知三位可愿意仕軍旅”
戴淵連忙表態。
“為國效力,自然是我等應該做的事情,若是能殺那些異族人,在下愿意聽候君侯差遣。”
這句話若是再過千年,王生還信一點,但在這個時候,這句話的可信度就不太高了。
這個時候雖然有家國的概念,但并不深刻。
西晉更是如此。
封國,郡縣為單位。
國家的概念,其實是比較隱喻模糊的。
另一邊,張韜亦是點頭。
“在下必定竭盡全力,襄助君侯。”
倒是一邊的朱源對此好似不熱衷。
不過在來之前,陸機顯然是和他說好了,因此朱源亦是點頭稱愿。
“好。”
王生重重點頭。
“此次西征,本侯身邊有諸位,那定然是馬到功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