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世家看做是企業的話,那就是企業產生了一百塊的利益,按照規定,需要交五十塊錢的稅,但因為私藏了人口,平攤下來,可能產生一百塊的利益,只需要交十塊錢的稅。
而這原本應該給朝廷的四十塊錢,就落到世家手上了。
西晉是典型的大政府,官吏人數眾多的同時,管理天下也是需要成本的。
更不用說這幾年打了幾場仗。
這可不僅僅是糧食夠了就能打的。
打仗,就是在燒錢。
皇帝缺錢了。
“天下最少都有六百萬戶,只是這些戶數在世家手上,廣元侯你可有辦法讓這些人交稅”
這才是司馬遹叫王生出來的原因,缺錢。
“辦法或許有之,只是很難。”
從世家嘴里搶東西吃,哪里有簡單的
在這里,王生便不由的想起秦漢時為何視贅婿與罪犯、商賈同類,列入“七科謫”加以嚴懲。
除了在古代的父系氏族社會,天子娶十二女、諸侯娶九女、達官貴人一妻多妾,被看作是理所當然,男人凌駕于女人之上,是家庭的主心骨,被看作是天經地義,而男子“嫁”到女方家為贅婿,陰陽顛倒,受女方駕馭,是極其低賤的,為世人所不齒這些原因之外。
秦漢乃至魏晉都禁止贅婿出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稅收。
打個比方。
張三有三個女兒,李四有三個兒子。
按照律法來說,李四的這三個兒子,娶妻之后都是要立戶的,也就是獨立出去。
如果李四的三個兒子都到張三家里做了贅婿,那原本應該有的三個戶頭,就全沒了。
李四的三個兒子,都與張三算一個戶口。
也就是說,不用交稅。
孟姜女哭長城,他夫君就是贅婿,所以被發配去修長城了。
贅婿在這個時代,就相當于漏稅的行為,律法自然不容忍。
世家現在的情況,也大致相同。
部曲,奴仆,佃戶,都歸在主人家,他們向主人家交稅即可,不用向朝廷交稅。
而主人交的稅,又不包括這些奴仆的。
一來二往之下,這些奴仆佃戶便成了黑戶了。
一聽到王生說有辦法,司馬遹馬上就精神起來了。
這皇宮年久失修,尤其是太極殿,原本是司馬衷居住的地方,但司馬衷是個傻子,對太極殿雖然有維護,但也僅僅是維護而已。
遠沒有原來長秋宮的那般奢華。
司馬遹想要大修皇宮,再修繕洛陽郊外的行宮。
他今年可打算去邙山田獵,因此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他將自己的想法與少府一說,后者給皇帝算了一筆賬。
這筆賬很長,很臭,司馬遹聽了一個時辰都沒聽完。
但這又長又臭的賬,卻是給他傳遞了一個十分明顯的信號。
沒錢。
皇帝也有缺錢的時候。
這也是司馬遹始料未及的事情。
所以他要搞錢。
當然,賣官鬻爵這種事情,他是不會做的。
漢之桓帝靈帝的教訓在先,司馬遹不可能自己給自己挖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