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鄴城外,石超與副將商議之后,將信件送到洛陽平原王處,在沒有得到回復的情況下,便整軍出發了。
便是他再是愚鈍,也知道這鄴城,將會變成修羅場。
與齊王產生聯系,終究不是一件好事。
況且,既然這件事成都王也如此說了,他便更沒有道理違背了。
現在,離這風暴中心越遠,就越好。
石超等人帶兵離去之后,鄴城外,也漸漸的出現了一支軍隊。
這支軍隊與漢人軍隊迥異,正是在并州之下的五部眾。
所謂之五部眾,其實就是匈奴五部眾。
東漢建武初年,烏珠留若鞮單于之子右奧鞬日逐王比自稱南單于,進入西河的美稷定居,當時離石的左國城就是單于遷移的宮廷。
中平年間,羌渠單于派其子于扶羅率兵援助東漢,討平黃巾軍。
當時正碰上羌渠單于被國人所殺,因此于扶羅將所率的兵眾留駐在東漢,自稱單于。
緊接著董卓叛亂,于扶羅率兵劫掠太原、河東,后駐扎河內。
于扶羅死后,其弟呼廚泉繼位,任命于扶羅之子劉豹為左賢王,劉豹即劉淵的父親。
后來,曹操將呼廚泉的兵眾分為五部,任命劉豹為左部帥,其余部帥也都由劉姓擔任。
太康年間,改變舊制,設置都尉,匈奴各部中,左部居住在太原的茲氏,右部居住在祁地,南部居住在蒲子,北部居住在新興,中部居住在大陵。
劉姓雖然分居在五部,但是從大的范圍上看,他們都是居住在晉陽的汾水和澗水一帶。
“父親。”
劉聰此時身穿甲胄,人看起來雖然精瘦,但卻是有貴氣流露在外。
“我等真的要進鄴城父親之前不是說了嗎漢人勢大,現在我等需要養精蓄銳,如今這番架勢,恐怕,漢人朝廷會將你我視為心頭之患的,若是如此,我等只有死路一條。”
“勿慌,先入城再說。”
劉淵姿態、儀表魁梧,身高八尺四寸,胡須長三尺多,心口上有三根紅色的毫毛,長三尺六寸。
一眼望過去,便可以看出劉淵與常人的不同之處。
劉淵自幼愛好學習,拜上黨人崔游為師,學習毛詩、京氏易和馬氏尚書,他尤其喜愛春秋左氏傳、孫吳兵法這兩部書。
而史記、漢書及諸子的著作,無一不讀。
不僅如此,劉淵善于射箭,體力超過一般人,是文人,亦是武將。
“諾”
劉聰見到自家父親沒有和自己說話的意思,劉聰雖然心中焦急,但也只得先將此事放下去了。
與他相比,父親比自己更加清楚明白。
從小到大,劉聰都是以劉淵為榜樣的。
“將軍,入城之前,事情還是得說說的,不然,大家的心緒不寧,心便走不到一塊去。”
劉淵看了一眼說話的老人,輕輕點頭。
“祖叔父所言極是。”
面前這位老人,便是左賢王劉宣了,按照輩分,確實是劉淵的祖叔父。
對于劉宣,劉淵自然也是十分尊重的。
“既然祖叔父如此說了,那我便也就與諸位說明了罷。”
劉淵騎在馬上,手上輕輕握著韁繩,話也是說出來了。
“此次我等前來,非是反晉,而是救晉,天命在齊王身上,而如今的皇帝,不過是殺父弒母的小人而已,我等前來,是為大義而來。”
很諷刺。
一群匈奴人,原本是逐水草而活的,但在現在,卻要用漢人的方式,來參與到這個風波中來。
“父親,只是老齊王已經死了,這新齊王,資歷也不夠。”
你說這老齊王是天命所歸,那還可以,但是這個新齊王則絕對不是所謂的天命所歸了。
他年紀太小了,資歷太淺了,要說天命所歸,誰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