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制造過幾次,但是都不成功,這一次,準備如此充分,應該是能成的。
黑火藥已經是制成了,不過這火繩槍的繩子,就需要王生來費一點心了。
火繩是一根麻繩或捻緊的布條,放在硝酸鉀或其他鹽類溶液中浸泡后晾干的,能緩慢燃燒。
要想制造這個火繩,就得先制造出硝酸鉀來,但是硝酸鉀,又需要硝土。
所以王生的第一步,就是要將硝土制造出來。
王生直接帶著火繩槍便到作坊里面去了。
“劉勇,叫人去茅房外挖些土來。”
硝土多存在于廁所、豬牛欄屋、住房、庭院的老墻角,及不易被水沖洗的地方。
雖然有些味道,但是茅房邊的土塊,含量應該是最大的。
劉勇雖然不明白王生為什么有這個要求,但還是輕輕點頭。
“諾。”
除了硝土之外,要制作硝酸鉀,還需要有草木灰。
這個,就容易得多了,王生只需要去廚房灶臺里面,就可以得到許多。
沒過多久,劉勇便將王生要的硝土拿過來了。
有了硝土加草木灰,這硝酸鉀也是可以制造出來了。
硝酸鉀的制作,算是比較簡單的了,這也是王生敢上手的原因。
將硝土、阜木灰分別碾碎過篩,硝土、草木灰按3的體積重量比約71混合裝入浸濾器中。
這個時代,當然是沒有浸濾器這種東西的,王生只是與光滑的泥陶做容器,
沒有玻璃杯,用這種容器做出來的硝酸鉀,恐怕是有許多雜質的,但王生做硝酸鉀,也并非是要達到多少純度。
只要能夠將火繩做出來即可。
接下來,便是淋水浸提。
第一次先用75c左右的熱水加入容器中浸提,以后采用冷水淋洗,在出水口接受濾液,用紗布過濾。
按著記憶里的流程,王生緩緩操作。
最初流出的濾液是渾濁的,這種渾濁的濾液要倒入浸濾器中重過濾。
開始流出的濾液濃度較大,呈紅棕色,隨后濃度逐漸減小,顏色隨著變淡。
王生按濃度大小分別盛放。
當收集滿三樽濾液后,不再加水淋洗,取出濾渣,重裝新料進行淋洗。
這次淋洗,先用所得第一樽硝水加熱作淋洗劑,然后依次用第二、三樽硝水洗,最后用清水補充淋洗,直至重新獲得三樽濾液為止。
重復操作,待濃度合適的時候,王生也停止自己的工作了。
過濾好的三樽溶液,還并非是硝酸鉀。
這只能說是濃硝水。
后面的這個流程,就是熬硝了。
將濃硝水移人大鍋中加熱蒸發,待硝水蒸至在鍋鏟上成油絲掛排,或滴幾點在灶上能很快凝結成團狀時,即停止加熱、趁熱通過粗布過濾。
待濾液冷卻至35c左右,再用細布過濾。
布上晶體主要是氯化鈉和氯化鉀,還含有少量的硝酸鹽和硫酸鹽,可進一步分離制取各種副產品。
在王生這里,自然是暫時棄之不用了,他要的可不是什么氯化鈉氯化鉀。
將過濾好的濾液繼續冷卻,沿盆底盆壁陸續有白色結晶析出,這就是硝酸鉀,未結晶的母液繼續濃縮,按上述方法進行過濾、冷卻,又可獲得硝酸鉀晶體。
如此反復三次后,不再析出硝酸鉀結晶時,最后的殘液主要含氯化物和硝酸鹽可作為肥料使用。
化肥,也是這么來的。
后面的,就是硝酸鉀的提純,也就是重結晶法。
這個方法,高中化學便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