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是第一個得到這個消息的,畢竟華恒的傳書,可以說是八百里加急了。
一篇早早潤色好的大勝文書,現在就拜訪在皇帝司馬遹的幾案上面。
“大內官,看看,看看,這些御史,一個個都想著彈劾廣元侯,一個個都說廣元侯年輕尚輕,不足以擔任如此高位,暗地里罵朕兒戲,現在好了,廣元侯打了勝仗,大勝仗,第一仗,便是將洧倉給一鍋端了,讓齊王無糧,迫不得已與廣元侯決戰,這第二仗,便是將整個潁川都拿下來了,這齊王聲勢浩大,如今看來,也不過如此,不過如此。”
“哈哈哈哈”
說完,司馬遹仰頭大笑兩聲,如今太極中的宦官宮女,哪一個不知道皇帝現在的心是極好的。
“陛下的眼光,奴婢最是知曉了,那些個御史,平時一點用處都沒有,卻最是會風言風語了,居然還敢說陛下的不是,實在是罪該萬死。”
“哼”
被大內官說了這一句,司馬遹從原來的欣喜,臉色也是變得沉起來了。
“你說的沒錯,這些個御史,只會說這些話,朕之前讓你準備的名單,準備得如何了”
大內官早知道皇帝會問這件事,這幾都是將整理好的名單放在袖口上。
至于這個名單上面有沒有多幾個名字,或者少幾個名字,皇帝也不清楚。
即便是知道了,恐怕也不會在意。
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給廣元侯撐腰。
之前御史臺風言風語之所以能夠起來,除了背后有有心人謀劃之外,也有皇帝司馬遹不想管的原因在里面。
或許看多了這些御史臺的奏章,讓司馬遹也覺得,或許王生不應該擔當主帥的位置。
只要前方敗仗,司馬遹便可以用這御史臺的奏疏,將王生從前線換回來。
當然,現在打了勝仗,就是要收拾御史臺的那些御史了。
真相是如何,從來不在司馬遹的考量范圍之內。
他遵循的是帝王之道。
而帝王之道,不需要看臣子的對錯,只需要知道,這個臣子,自己能不能用,就這么簡單。
沒有太多的是非對錯之分。
“將這些御史,全部發配到交州去,我看如此朝堂之上,還有誰敢非議廣元侯。”
“諾。”
這名單上,足足有三十五個御史,只是司馬遹的一句話,這拖家帶口的,以后就都是交州的人了。
不過說起來,被發配交州,也好過被發配秦雍或者是遼東之地。
如此看來,陛下對這些御史還是心軟了的。
最起碼,這條命還是留了下來。
“大內官。”
“奴婢在。”
“廣元侯前方大勝,朕不得不賞,你說,朕要賞賜些什么”
大內官眼睛一轉,說道“廣元侯爵位恐怕不可封賞,那能封賞的便只有官位了,或許廣元侯母親與廣平公主,也可賞賜。”
“廣平公主還未嫁。”
但是想了一下,司馬遹還是說道“便賜廣元侯母親張氏一等誥命夫人,并賜綾羅綢緞百匹,親賜御膳一桌,至于廣平公主,便許諾他大勝歸來便成婚。”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