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
杜子揚眼睛瞇了瞇,嘴角卻是微微勾起,臉上的表情很是和藹。
“你們明白齊王不過是秋后螞蚱便好,莫要到時候被齊王的人收買了,倒插我一刀。”
“杜將軍說笑了,我等豈是那種兩面三刀之人。”
“如此便好。”
這番話說完,杜子揚心中也是有了計較了。
這兩個人,要說服他們,恐怕很難。
畢竟自己跟隨齊王,是因為有汝陽郡主的事情。
富貴險中求。
但對于這兩個人來說,恐怕就沒有富貴險中求這種東西了。
而是危險大于收益。
看來在鲖陽,這兩個人活不得。
“吳將軍,你帶著人在前面先行,我等在后面壓陣,到了鲖陽,先扎下營來,再做計較。”
“諾。”
吳姓將軍離去,杜子揚再吩咐另外一個偏將壓陣,便不再說話了。
他心中在思量如何能夠攻下鲖陽的同時并且將這兩個偏將除掉
這是個問題啊
若是有兩軍交戰,將領單挑,那多好啊
可惜,將領間的“單挑”,在真實的戰場上基本不會發生。
兩軍陣前,兩軍主將出陣,在陣前捉對廝殺,最后誰誰誰斬誰誰誰于馬下,然后將手中兵器一舉,大軍掩殺,取得勝利
三國演義經常出現的這個場景,在真實的戰爭中根本不會發生。都要是那樣打,還要兵有毛用啊一個傳說中的呂布豈不是掃平天下了
事實上“單挑”源于對古代春秋時代以前所謂“致師”的誤解。
“致師”就是挑戰的意思,逸周書上記載“王周武王將車三百五十乘陳于牧野,帝辛商紂王出。王使尚父姜尚、伯父周公旦致師焉。”
這段話的意思是,周武王率領三百五十量戰車在牧野布陣,商紂王從朝歌城出城迎戰。周武王命令姜子牙和周公旦致師挑戰。
請注意,這里只是說命令姜子牙挑戰,并不是讓姜子牙和商紂王單挑。真要單挑的話,姜子牙八十多了,商紂王正當英年,而且史書記載商紂王力大無窮,能“掖九牛倒退”拉著九頭牛的尾巴拽著牛倒退,這或許夸張,但絕對不是虛構的。
單挑姜老頭兒加上周公一起上也死定了
別告訴余姜老頭兒會法術這說的是歷史,不是神話。
后來春秋時代屢屢出現在史書中的某大夫和某大夫致師,也是指兩家約定戰場和時間,各自帶著自己的私兵開戰,而不是說這兩位大夫赤膊上陣倆人單挑。
單挑是子虛烏有的事情,那么,要該如何,才能神不知鬼不覺的讓這兩人消失呢
別人都是在想如何能夠攻城的,杜子揚現在在想的事情,卻是如何能將自己人害死的。
此時,鲖陽城頭。
一襲男裝的汝陽郡主看著身側的披甲將軍說道“杜子揚過來攻城,恐怕也是要除去軍中異己的想法,是故他若是派人前來交接,你便也就順了他的意思,明日會有一支五千人的增援,不過都是訓練了十日不到的壯丁,明日便派他們守城即可。”
這五千人,自然就是送給杜子揚的功勛了。
“末將明白。”
汝陽郡主輕輕點頭,便也就離了鲖陽。
鲖陽對于齊王來說,確實有些作用,但并不重要。
而杜子揚成勢之后,茂王勢必底氣也會更足,屆時若是敢從固始一路沿水路向下,他們便會知道什么叫慘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