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的性子,大王也是明白的,要他說出這番話,近乎是不可能的。”
司馬遹對標的可是漢武帝。
漢武帝可以說是千古一帝。
司馬遹要做到漢武帝那種程度,這種妥協的事情,恐怕是他做不出來的。
“陛下也該審時度勢,帝王之道,并非是隨心所欲。”
說到底,淮南王也是宗王。
他若是平定了齊王,那海內聲勢,他定然無兩。
之前齊王是聲勢最大的宗王,若是他將其我那個打敗了,這聲勢最大的宗王,便是他淮南王了。
皇帝司馬遹如何處置齊王,其實也變相的再處置他淮南王。
只可惜
洛陽的陛下,當真與華恒所想一般,絲毫不肯后退一步。
又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唉
想到此處,便是淮南王,都有一種心累的感覺。
華恒自然是聽出了淮南王話語中不妥之處。
不過他也算圓滑了。
此時淮南王是南征軍主帥,他不過是二把手而已,低調的事情,自然還是要低調一點的。
若他真的惹惱了淮南王,恐怕司馬允有一百種方法讓他死在潁川。
這可不是威脅。
“陛下或許會改一些,然而這些事情已經不是我們作為臣子應該想的事情了,前方戰事吃緊,大王難道還不派兵馳援郾城那邊來的求援信使,已經是來了第十八個了。”
馳援
淮南王輕輕搖頭。
“如何馳援”
淮南王轉身看向潁川的輿圖,指著輿圖對華恒說道“只得是死守這幾個城池,耗光齊王的糧草,他們的糧草,足夠他們守數個月,再派人過去,一個城池,還能容納多少人。”
攻城守城。
并非是人多就好的。
有些城池就那么大,一次攻城的人,也就這么多,即便你有百萬大軍,也只能分這么多人去攻城。
同樣的,守城也是這個道理。
一個城池,就那么大,城墻只能夠千人,或者是數百人防守,你多的人,只是分批次上去而已。
守城的人太多了,只會加快糧食消耗的速度,對于其他方面,是沒有什么好處的。
這也是元末之時,洪都能夠守下來的原因。
元朝末年,陳友諒部下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獻江南重鎮龍興城于朱元璋,朱元璋改龍興為“洪都府”,以其侄朱文正為大都督,大將鄧愈為江西行省參政,駐防洪都。
4月,陳友諒乘朱元璋出兵救援安豐、江南兵力空虛之隙,發兵號稱60萬,圍攻洪都。
守將朱文正按朱元璋堅壁挫銳的計謀,頑強堅守,抗擊陳友諒軍。
當時,洪都的城墻被攻破多處,守軍且戰且筑,攻守雙方踩著尸體作戰,傷亡都很慘重。
但朱文正發揮卓越的指揮才華,沉著應戰,堅守洪都85天,大量消耗陳軍的有生力量,為朱元璋進行反攻贏得了時間。
最終以陳友諒不得已撤圍,朱軍獲得戰略性勝利宣告戰役結束。
攻守雙反,人多,只能說是有生力量多而已。
這也是在力量懸殊之下,能夠守住數月,甚至數年的原因。
只要糧食充足,在火藥尚未出現的漢末,守城
只要對面攻勢不能保持強勢的攻城勢頭,要想守住城池數個月,應該是簡單的。
而且
淮南王也并非是要他們守住數個月。
只需要守住一個月就好了。
郾縣,邵陵,西華
這只是他的第一道防線。
在后面,他早就構筑了第二道防線。
與齊王決戰
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