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拓跋鮮卑,確實是與漢人交好,這一點沒錯。
但這是漢人內亂
是削弱漢人的機會。
對于自己的南邊鄰居,拓跋鮮卑一邊羨慕他強盛的兵力,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有吃不完的米飯,穿不完的衣服,用不完的鐵器,另外,拓跋鮮卑也害怕南邊漢人的強大。
有一個強大的鄰居,總是會讓人不免提心吊膽的。
現在看起來是漢人自己內亂了。
或許是一個削弱漢人的機會。
現在的拓跋鮮卑,已經是被分成三部分了。
東部是他叔叔拓跋祿官統領的,是為東部大人,也是名義上拓跋鮮卑的主事人。
中部大人,則是他兄長拓跋猗迤。
齊王要謀反,這件事可是大事,他自然是要斟酌再三的,不能隨意處置。
“將信件謄寫三份,分別送到我叔叔,我大哥那里去。”
下屬聽聞,馬上點頭。
“諾。”
拓跋鮮卑雖然是成了北面的王者,但并非是沒有后顧之憂的。
比如東面的鄰居慕容鮮卑就不是易于之輩,現在正和宇文鮮卑作戰,拓跋部要南下謀劃漢人,得先解決自己家和背后的問題。也就是賀蘭部等拓跋部落聯盟內的其他強大部落和鐵佛部等強鄰。
而要解決這些狠角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拓跋鮮卑需要西晉的鐵器絲綢與各種谷物,不管是從歷史上他們被漢人打怕了,還是在經濟上他們對西晉都有依賴。
要削弱漢人的實力,自然是可以的,但不能與漢人直接撕破臉了。
這一點是不能做的。
拓跋猗盧的信件,很快便送到拓跋祿官與拓跋猗迤手上。
兩人對齊王的信件,都是不置可否,但也認同了拓跋猗盧的做法。
不過拓跋祿官明顯就是要有經驗一些。
直接讓拓跋猗盧寫兩封信,一封是給齊王的,一封是給洛陽皇帝的。
給洛陽皇帝寫信,自然是顯示誠意了。
這與他們拓跋鮮卑互市的時候,說不定可以占一些便宜。
至于給齊王寫信,自然是要助長齊王司馬冏的聲勢,還有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對未來的投資。
雖然從現在看來,齊王司馬冏成事的可能性很低,但這個可能性再低,萬一若是成了。
有他們寫的這封信在,先別說有沒有出力,這打起交道來,也要簡單不少。
北部的環境,與漢人的環境其實也是相差沒有多少的。
鮮卑看起來勢力強盛,然而分了太多支脈了。
而且這些支脈,都是打打殺殺的。
塞外的土地,每一寸都是沾染了鮮血的。
對于南邊的漢人,拓跋鮮卑其實只是要保持漢人不會強大到可以橫推他們,另外每年可以給他們足夠的鐵器絲綢等緊要物資。
這就夠了。
至于南下的想法。
最起碼在現在,拓跋鮮卑部是沒有這個念頭的。
他們與劉淵還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