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這個命令,無疑是在給王生找難題,或者說是挖坑。
宗王是隨便能殺的
齊王是隨便能殺的
就算是要殺,也不能是他廣元侯來殺,理應是皇帝司馬遹要親自下令來殺的。
但是現在
皇帝不想身上背負罵名,便將這種事情交給他做了。
這個皇帝陛下啊
殺宗王,殺齊王,這都是皇帝想要做的,然而他手上不想沾血,又能將王生拉下水,一舉三得啊
“陛下要主公殺王,以我看來,不可以全部照做,齊王或許可殺,但是其他宗王,能不動的,最好還是不要動。”
王生輕輕搖頭。
張賓是王生最心腹的謀臣,這種事情,王生自然是要跟他商議的了。
“這是陛下要我手上沾點血,要我樹立更多的敵手。”
在皇帝司馬遹用王生之前,便是要王生去做孤臣。
之前,王生確實是按照皇帝的要求,孤臣去做的。
然而
要領兵打仗,要外部勢力的支持,便不可能只做孤臣。
所以王生結交了不少勢力,因為他的晉升,在他身邊,也積蓄了一批力量。
譬如張光,張弘,譬如戴淵,譬如陸機陸云兄弟。
在王生有意無意之下,他在朝堂中,已經是形成了屬于自己的勢力。
而隨著王生越走越高,威勢越來越大,便有更多的人要來依附王生。
于是乎
王生的這個孤臣,自然就做不成了。
但孤臣是比忠臣要讓皇帝放心的。
只要廣元侯在朝堂中樹敵夠多,即便是廣元侯手底下的勢力再大,也不過是大號的孤臣罷了。
皇帝的心思,王生怎么會不知道
這是陽謀。
而且,王生還不能反對,不能反抗。
他若是不做了,若是違背了皇帝司馬遹的心意,那便是不忠,恐怕
在齊王死了之后,司馬遹要對付的不是益州的李雄,也不是秦雍之地的河間王司馬颙。
而是他廣元侯了。
“陛下要我樹敵,我焉能不樹敵,殺人,肯定是要殺的,但關鍵是要怎么殺,那些宗王要怎么死。”
皇帝的要求要達到,但是
也不能真的按照皇帝的要求去做了,一點水分都不摻。
這雒陽的皇帝,不是那個可以讓王生托付終身的人。
是故
肯定是要留一手的了。
宗王可以死。
死得也可以很多。
但若是能夠死在齊王手中就再好不過了。
他可以殺齊王,但也要將齊王變成十惡不赦之輩。
讓一部分的宗王恐懼,而另一部分的宗王感恩。
將敵人搞得少少的,將朋友搞得多多的,這才是王生的生存之道。
也是王生的發家之道。
“齊王不是派人前來說服我了嗎你前去與使者接洽,我可以放他一馬,或者說,給他一條生路,畢竟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但是,要齊王替我做一件事”
張賓馬上便明白了王生的意思。
“主公的意思是讓齊王殺幾個王,讓齊王與跟隨齊王的那些宗王劃清界限,之后主公殺齊王的時候,不僅不會被總王夢記恨,說不定那些宗王還會拍手稱快”
這確實是一個好主意。
但是
齊王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