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想不通
淮南王的下場恐怕是堪憂的。
王生從太極殿走向顯陽殿,心中卻是在不斷的思索。
今日的朝會,他的目的可以說是全部都達成了。
但皇帝的做法,有些是他預料到的,有些,卻是他沒想到的。
不知道是皇帝心血來潮,還是早有謀劃
比起去年的皇帝,現在的皇帝司馬遹無疑是漸漸成為一個合格的皇帝的。
起碼在權術上是這樣的。
朝會上發生的事情,無疑是政治的延伸。
皇帝提拔張弘張光,是為了掌控軍方勢力,同時削減王生在軍隊的影響力。
讓瑯琊王氏的王敦擔任都督各州軍事的職位,是為了安撫瑯琊王氏。
畢竟
王敦也是主帥之位的有力爭奪者。
至于宗王
是皇帝防備的對象,現在看起來,宗王打得實力已經被大大的削弱了,但在皇帝眼中,這一切不過只是暫時的罷了。
就像是瑯琊王氏擁有的權勢一般,只是暫時的。
因為現在他需要用到瑯琊王氏,是故瑯琊王氏有存在的必要,甚至還要補償瑯琊王氏。
等瑯琊王氏沒用了。
司馬遹便會讓瑯琊王氏明白什么叫做皇帝一怒,流血漂櫓。
不管是世家,還是宗王,都是皇帝要削減的對象。
通過齊王的事情,皇帝掌控了整個朝堂,而征討益州李雄,則是為了達成皇帝的其他的目的。
不然
東面的主帥將軍,就不可能是淮南王。
這也是王生為什么說要淮南王放平心態的原因。
若是淮南王心懷怨恨,導致東面局勢失利,淮南王將成為第二個齊王,成為借口,讓宗王的勢力再次削減。
同理的還有世家。
皇帝去年的做法,讓各地的世家心懷怨恨。
心懷怨恨是沒事的。
但若是將這心里面的怨恨給表達出來了,恐怕世家又會給皇帝找到一個借口削減一般。
不過
對于皇帝的手段,王生卻覺得皇帝操之過急了。
一口吃成一個胖子,是會噎死的。
尤其皇帝拿收復疆土的事情來搞政治的斗爭。
別的好說。
若是益州沒有收服,或者說沒有迅速收服,屆時恐怕天下的人心都會散去不少。
你皇帝說自己是天命。
既然是天命,為什么連一個反賊都打不過
最致命的是,有益州的李雄作為榜樣,其他地方肯定會效仿的。
尤其是在皇帝惹惱了世家之后。
在世家眼中看來,你司馬家現在雖然成了皇室,但當年還不是靠我們這些世家支持才取代曹魏的,現在忘恩負義,就別怪我們這些世家重新選擇一個代理人。
對于世家來說,利益是最重要的。
換在其他朝代,世家決定皇位更迭的事情,聽起來像是無稽之談,但是在世家逐漸走向鼎盛的現在,卻是會成為一種可能。
可以這么說,現在的皇帝削藩,無疑是跟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勢力最強盛的世家為敵。
勝負
不好說
但皇帝如今激進,王生覺得結果不會太好。
而且
皇帝喜歡帝王之術,還是喜歡帝王之術中的制衡之道。
對于維護朝廷穩定來說,這一套帝王之術倒是有點作用的。
但
毫無疑問的是,皇帝司馬遹的這種帝王之術也讓他漸漸的失去人性,消磨了屬于他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