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是浪漫主義色彩的,而在這首越女詞之中尤為顯現出來。
越女詞描寫了吳越女子美麗的容顏和活潑的姿態,加上花紅水綠景色的襯托,給人以清新活潑的感覺,著重寫了采蓮女的嬌憨可掬之態,耐人尋味。
男子見了這首詩或許會覺得一般般,除了朗朗上口之外,見不到它其他的優點,既沒有壯志難酬,也沒有感天傷人,有的只是輕快,這明顯就是游戲之作,哪有多少意境?
但女子見了,反倒覺得這首詩寫得很不錯。
帷帳外面的世界很安靜,而帷帳里面也是落針可聞。
洛漓看著面前的詩,初時他是被詩的內容打動的,但是現在看了王生的字跡之后,已經是被這書法所動了。
這種字體,洛漓在蔡邕、鐘繇、張飛的書法中是未見過分毫的。
這好似是一種新的書法。
洛漓雖然是琴女,加之家道中落,不得不在酒樓賣藝為生,但她也頗為癡迷文學的,尤其是詩賦與書法。
而很顯然,王生的書法以及詩賦,是入了她的眼了。
靜~
漫長的安靜,原本那些志在必得的食客心中也有些說不準了。
莫非這首詩真的很不錯?
很快,他們就搖頭否定了這個念頭。
這種情詩,怎么可能比得上煙樓上面的詩賦?
那些食客打量著王生的模樣,覺得王生唇紅齒白,模樣不差,心中突然有些嫉妒的神色。
莫非是這小子長得俊俏了一些,得到了洛漓姑娘的歡心?
這些食客心里憤憤難平,看著王生的模樣,狠狠的啐了一口。
“銀槍蠟頭,洛漓姑娘怎么能喜歡這樣的細胳膊細腿的人。”
不少渾身腱子肌的食客差點流下了老淚。
這該死的看臉的時代....
王生也在等待著,本來他是很有把握的,但時間過了這么久,王生心中也是忐忑不安起來了。
莫非不同時代的審美不一樣,李白在魏晉南北朝吃不香?
還是自己的行書是在是寫得太丑了?
王生都有些懷疑人生了。
王生心中的忐忑,是怕自己入不了洛漓的眼,見不到一個琴女無關緊要,但這件事要是被別人知曉了,就會大大的重傷王生的才名。
養望難,損望易。
王生本來想在這燕春樓刷一下聲望,難道要翻車了?
王生臉上有著忐忑的神色,而王導臉上的神色就有些難看了。
在聽完王生的這首詩之后,王導覺得并沒有什么了不起,還想著幫王生改一改,顯示一下自己的才學。
但改來改去,王導在最后發現,自己居然連一個字都改不了。
這首詩已經是很完美了!
這讓一向心驕氣傲的王導心中有些不敢相信。
這洛陽何時有這樣的人物出來,我怎么不知道?